游客
题文

小舟选用白磷、锥形瓶、气球、天平等药品和器材,探究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装置如图。

【实验思路】先确认化学反应已经发生,再比较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实验步骤】

Ⅰ.锥形瓶内装入白磷,塞紧瓶塞放在天平托盘上,调节平衡;

Ⅱ.取下锥形瓶,将瓶塞上的铁丝在酒精灯上烧红后,接触引燃白磷,并立即塞紧瓶塞;

Ⅲ.待反应结束冷却后,将锥形瓶放回天平托盘上,观察_____。

【实验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交流反思】

(1)要确认化学反应已经发生,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2)反应结束后,若白磷有剩余,你认为是否仍能得出述结论,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走进化学实验室,进行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

实验一:探究金属与氧气反应

将一小段光亮的铜片放在敞口的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铜片表面变黑。小组同学经分析认为该黑色物质是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进一步确定黑色物质是氧化铜,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过程中所用稀硫酸的量不会对实验安全造成影响)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上述实验后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微热

   

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实验二:探究金属与酸溶液反应

将一根铝丝插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铝丝表面没有出现气泡。同学们对此产生了质疑,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没有出现气泡的原因是    

分析原因后,他们调整方案排除了干扰,完成了实验二的验证。他们进行的实验是    (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及现象)。

实验三:探究金属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将处理后的铝丝插入实验一得到的溶液中,铝丝表面出现红色固体,请写出生成红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金属能与氧气、酸溶液及某些盐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末端应伸入到液面以下,原因是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装置A和    (从C~E中选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4)将装置F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填“m”或“n”)导管口进入。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中的错误之处是    

(2)图2实验得出的燃烧条件之一是    

(3)图3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如图)。如果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纸袋内的白色固体颗粒黏在一起成为块状。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纸袋内的物质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块状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同学们猜想该固体有 CaO Ca OH 2 中的一种或两种。你认为还可能有    

【实验验证】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试管外壁    ,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

样品中一定含有 CaO

实验2

将实验1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    气体。

滤液变浑浊

样品中一定含有 Ca OH 2

实验3

取少量实验2中的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样品中含有你猜想的物质

【反思评价】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 Ca OH 2 ,样品中不一定含有 Ca OH 2 。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拓展应用】(1)若证明实验2滤液中 Ca OH 2 的存在,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A.稀硝酸

B.酚酞溶液

C.碳酸钠溶液

(2)实验室中,易与空气中某些物质反应的药品更要    保存。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已集满的方法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