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海南省PM2.5年平均浓度变化图(数据来源:《海南日报》2022年4月8日,《今日海南》2021年10月刊)
(注:PM2.5是指肉眼看不见、漂浮在空气中的细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这些细颗粒物会直接影响空气质量的好坏。)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要求。2022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海南要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海南省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利用好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的政策;制(修)订多项涉及生态文明领域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坚持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的轨道;谋划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把生态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一项项卓有成效的海南实践。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经验做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的数据变化反映了什么?
(2)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请列举两例。
(3)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实践经验?
马某的女儿今年才7岁,很有绘画的天分,在一次几省市举行的儿童绘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被选送出国比赛。某出版社没经过马某的同意将这幅画印刷出版。当马某得知这一消息后.找出版社要样书。出版杜的编辑说,我们出版社出版儿童画是为了鼓励儿童画画,你女儿才7岁,没有著作权,要书请花钱买。
(1)这位编辑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分
(2)出版社侵犯了马某女儿的什么权利? 2分
(3)出版社是否应该给马某的女儿样书和付给相应的稿酬?不给怎么办? 4分
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同学们应当初步掌握运用书本知识分析课外材料的能力,努力使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为高中或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结合《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缓慢,而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已经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同时,中国领导人也在各种不同场合的国际峰会上,就一系列重大国际性问题全面阐述中国的主张,每每赢得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
材料二:2013年9月初,在对土库曼斯坦等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多次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坚定推进改革,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正面外溢效益的决心以及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立场。习近平主席态度明确:一个经济运行更稳定、增长质量更高、增长前景更可持续的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是长期利好的。
材料三:在2013年9月11日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自信地试图打消大家对中国经济的疑虑:通过改革能够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在不搞刺激的情况下,通过改革中国还是能保持一个中高速的经济增长。
材料四:央广网北京2013年9月26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梁晓安今天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征收交通拥堵费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大政策,有关城市、部门一定会深入系统地研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科学制定规划和方案。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要说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面对材料三和材料四,有些西方人惊呼:“中国的社会主义已不再是初级阶段了。”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面临着①和②等方面的相对劣势。要缩短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把握好③这一根本方向?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我们青少年应怎样更好地报效祖国,以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
2012年汉语盘点,“梦”被列为年度汉字。饱受磨难的中华民族,一直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逐,几代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戮力同心、接力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请你写出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就业难”“腐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表明,中国梦的航船越是接近梦想的彼岸,越有可能遭遇不可预知的风浪。
(2)“风浪”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中国梦”的航船要迎风破浪向前进,就要做到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3)为什么改革开放要永无止境?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实现国家富强,必须坚持以什么为中心?为什么?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我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和谐人;有利于全面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变化。某校八年级二班学生针对当前的师生关系进行了调查,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以下内容。
(1)请给这次调查确定一个题目。
(2)在调查中,有哪些方式可以选择?
(3)请你为调查问卷设计两个问题。
今年北京市文化执法大队采取措施,已经删除网络有害信息1000余万条,并集中开展暑期网络环境整治,取缔“黑网吧”437家,拘留“黑网吧”经营者359人。但是,一些网吧经营者在利益驱使下制黄贩黄活动越来越趋于隐蔽,手段多变,网络淫秽色情屡禁不止。为此,一些市民呼吁关闭网吧。山西省方山县成为全国绝无仅有的“无网吧城”。此举一出,在全国上下引起极大争议。
(1)关闭网吧,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你的意见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2)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请你给网吧的管理提出合理建议。(至少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