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同学们应当初步掌握运用书本知识分析课外材料的能力,努力使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为高中或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结合《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缓慢,而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已经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同时,中国领导人也在各种不同场合的国际峰会上,就一系列重大国际性问题全面阐述中国的主张,每每赢得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
材料二:2013年9月初,在对土库曼斯坦等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多次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坚定推进改革,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正面外溢效益的决心以及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立场。习近平主席态度明确:一个经济运行更稳定、增长质量更高、增长前景更可持续的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是长期利好的。
材料三:在2013年9月11日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自信地试图打消大家对中国经济的疑虑:通过改革能够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在不搞刺激的情况下,通过改革中国还是能保持一个中高速的经济增长。
材料四:央广网北京2013年9月26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梁晓安今天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征收交通拥堵费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大政策,有关城市、部门一定会深入系统地研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科学制定规划和方案。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要说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面对材料三和材料四,有些西方人惊呼:“中国的社会主义已不再是初级阶段了。”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面临着① 和② 等方面的相对劣势。要缩短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把握好③ 这一根本方向?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我们青少年应怎样更好地报效祖国,以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
材料一:“用35年的时间,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开始走向全面小康,这是20世纪到21世纪初,中国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评价说,我们用30多年走完了西方走了上百年的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材料二: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2008-2012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0%。
材料三:1979年到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我国高速增长期持续的时间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哪些道理?
(2)针对材料中反映的情况,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
民之所望,政府施政所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两会”前夕,两位网民在网上热议自己最期盼的话题。
小向葵:附近的幼儿园都爆满了,我家孩子还没着落,怎么办?(2月l8日8:45)
一米阳光:有了异地高考的政策,儿子不必回老家考了,真高兴!但愿政府能出台更多的好政策。(2月18日9:15)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改革,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除了向媒体反映外,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表达民意?
(2)两位网民共同关注的是我国公民的哪项权利?从孩子成长的角度说说他们为什么会关注这项权利?
(3)广大网民在行使政治权利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4)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迎接12月4日宪法日的到来,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2013年3月17日,张德江委员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权威。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谈谈你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的理解。
(2)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权威,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民之所望,政府施政所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两会”前夕,两位网民在网上热议自己最期盼的话题。
小向葵:附近的幼儿园都爆满了,我家孩子还没着落,怎么办?(2月l8日8:45)
一米阳光:有了异地高考的政策,儿子不必回老家考了,真高兴!但愿政府能出台更多的好政策。(2月18日9:15)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改革,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除了向媒体反映外,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表达民意?
(2)两位网民共同关注的是我国公民的哪项权利?从孩子成长的角度说说他们为什么会关注这项权利?
(3)“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哪一根本原则?
(4)结合材料,谈谈政府如何以实际行动回应网民的期盼?
情景一:初中生丁丁辍学了,第一次班主任前去家访,家长以各种理由搪塞和敷衍,终未能动员丁丁返校。第二次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又到其家中动员,家长有点不耐烦,“你们又来干什么?我们孩子上不上学关你们什么事?”砰,门关上了……
情景二:经过学校和老师等多方面的努力,丁丁终于回到学校读书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丁丁迷上了网络游戏,无心读书,上课时经常打瞌睡,作业基本不做,老师批评他,他就顶嘴说:“读书好坏是我的事,你管不着。我没有辍学已经算是尽到受教育的义务了。”
(1)假如你是丁丁的老师,你会怎样劝说丁丁的家长让其重返校园?
(2)丁丁的表现有哪些是不对的?
(3)假如你是丁丁,你应该怎样履行受教育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