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厨房中既能制做美食,又能学习化学知识。
(1)厨房中有食盐、食醋、加铁酱油等物质。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 ;食盐的包装袋可采用聚乙烯塑料制作,聚乙烯塑料属于 材料。
(2)冰箱除味剂的主要成分为活性炭,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3)炒菜时,菜锅中出现了较大火苗,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4)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
(3)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
(4)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从H、C、O、Na、Ca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常用于扑灭火灾的固态氧化物;(2)食醋中含有的一种酸;
(3)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4)说“碱”不是碱,但其水溶液呈碱性的一种盐;
(5)由60个原子构成的形似足球的分子;
在“氮气、焦炭、黄铜、苛性钠、过磷酸钙、氯化钠”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
(1)可用于炼铁的是; (2)用于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3)常用作磷肥的是; (4)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
(5)用于制造机器零件、仪表的是;(6)能除油污,可做厨房清洁剂的是。
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某化工厂的废碱液(主要成分为Na2CO3、还含有少量NaCl,其它杂质不计)和石灰乳(氢氧化钙的悬浊液)为原料制备烧碱,并对所得的烧碱粗产品的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
【粗产品制备】
(1)将废碱液加热蒸发浓缩,形成较浓的溶液,冷却后与石灰乳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制得NaOH粗产品。
【粗产品成分分析】
(1)取适量粗产品溶于水,加入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粗产品中一定不含有▲,理由是▲。
(2)该小组同学通过对粗产品成分的实验分析,确定该粗产品中含有三种物质。
【粗产品含量测定】
Na2CO3含量的测定:
(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取20.0g粗产品,进行实验。
【说明】①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
②E装置中的饱和NaHCO3溶液是为了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发生
的反应为:NaHCO3 + HCl = NaCl + CO2 ↑ + H2O。
(2)操作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③称量G的质量;
④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浓盐酸至过量,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
⑤打开弹簧夹C,再次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⑥再次称量G的质量,得前后两次质量差为4.8g。
(3)问题探究
①F中的试剂应为▲。
②B装置的作用是▲,H装置的作用是▲。
③若没有H装置,则测定的Na2CO3的质量分数会▲(填“偏大”、“偏小”、“不变”)。
事实上20.0 g粗产品只能产生4.4 g CO2。请你仔细分析上述实验,解释实验值4.8g比正确值4.4 g偏大的原因(假设操作均正确)▲。
(4)数据计算
根据正确值4.4 g可求得粗产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NaOH含量的测定:
该小组同学又另取20.0g粗产品,逐滴加入20%的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质量为73 g,放出CO2 4.4 g(不考虑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求原粗产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右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其中A、E、G为固体,且A、G均为
单质,E为红棕色固体,G为常见金属; C、F、D、H为无色气体,其中C、F是
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气体,且C有毒; B为常见的无色液体,I为有机物。请回
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是▲;
(2)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
(3)反应②在工业上常被称为▲反应原理;
(4)在工业生产中为防止反应④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写一点即可);
(5)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若将C、D两气体按1:1的分子数之比进行化合(原子利用率为100%),可合成多种有机化工产品,写出其中一种可能产品的化学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