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a是________ ,b是 ________。
(2)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橡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 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旋转,将其插入。
(3)实验室要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的氧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表达式为 ________ 。
(4)实验室也可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在装置B中制取氧气,反应表达式为 ________,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
(5)实验前也可以在装置B中先注入部分水使长颈漏斗形成液封后,在导管口连接一个注射器,用来 ________。
(6)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 ________(填字母序号)。
如图所示,这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安放在桌面上的一瓶无色气体。据此请判断与这瓶气体相关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氢
(2)钠
(3)钾
(4)氧
(5)两个氮原子;
(6)两个水分子;
(7)三个钙离子;
(8)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兴趣小组欲探究Zn、Cu、Ag、R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未知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A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则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乙中的现象为。
(2)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四根金属丝依次替换为R、Ag、R、Cu,如图B所示,
① 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则烧杯乙中的物质是,可得出Zn、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② 若甲中无明显现象,乙中R表面出现红色固体,则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a. R > Ag b. R > Cu c.R > Zn d.R < H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B C D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3)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此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4)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镁条能在CO2中燃烧,他在装置D中进行实验,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这个实验使你对物质燃烧的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甲、乙、丙、丁、戊四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化学式和微观示意图分别列于下表中。
| 项目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 |
| 化学式 |
? |
H2O |
CO |
H2 |
CO2 |
|
| 微观 示意图 |
![]() |
![]() |
![]() |
![]() |
![]() |
(1)甲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五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可用作燃料的化合物是。
(3)工业上生产氢气的方法之一是利用甲、乙两种物质在高温、高压下生成丙和丁。而得到的丙物质又会随即与乙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丁和戊。通过这一系列反应,参加反应的甲和得到的氢气质量比为。(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4)在化学变化前后,可能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
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数目④元素种类⑤元素化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