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①,加热到60℃时现象如图②,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③。请结合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A”或“B”)。
(2)图②中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 B(填“>”、“<”或“=”)。
(3)图③中表示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是 (填“甲”或“乙”)。
(4)当温度为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5)60℃时,要使A、B的饱和溶液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恒温蒸发掉水的质量较多的是 (填“A”或“B”)的饱和溶液。
利用化学知识,可以防止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产生:
(1)为了保证人身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必须先做 实验;
(2)为防止照片褪色,可将照片塑封(用塑料薄膜封闭),目的是隔绝;
(3)防毒面具的滤毒罐里盛放了一定量的活性炭,目的是用来除去有毒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
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由该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①;
②;
(2)实验中使用了铜片,主要是利用铜的性。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1)三个铁原子;
(2)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3)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4)四个二氧化碳分子。
某校"我与化学"活动小组通过查舞资料了解到,我国超市每年消耗约
万吨塑料袋。假定这些使用后的废塑料袋都通过焚烧处理。将排放大量
。该活动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测量一定质量塑料袋燃烧后产生的CO2的质量。
(1)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连接好实验装置后应检查,再加入药品进行实验。
(2)装置
的小烧杯中加入足量
和催化剂.可持续产生
供塑料袋充分燃烧,产生
的化学方程式是。
(3)塑料袋燃尽,装置
逐渐冷却时,装置
中液体也不易倒吸进入装置
中,原因是
(4)根据实验目的,需要称量的是。
A. |
实验前塑料袋的质量 |
B. |
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 的质量 |
C. |
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 的质量 |
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镁,其中的一个步骤是将卤水(含
、
、
的混合液)转化为氯化镁晶体。实验室中模拟该转化的过程如下,回答有关问题a
(1)制备氢氧化镁:向卤水中加入适量生石灰(
),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该过程中发生了多个反应,其中会大量放热的反应是(填化学方程式)②过滤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
(2)制各氯化镁溶液:用盐酸溶解
。为了便于后续操作.盐酸不宜过量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通过计算,可准确知道所需盐酸的量。理论上溶解5.8
需要36. 5
HCl溶液
③由于准确称量
的步骤繁琐,实验中并不常用,而是通过一定操作方法来达到
到控制盐酸用量的目的。操作是:将
加入烧杯中,直到
完全溶解为止。
(3)制各氯化镁晶体:蒸发浓缩
溶液,冷却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