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段阅读
范蠡①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②。……于是自谓陶朱公。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注】①范蠡: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②陶:地名。
(1) 解释加点的词语。
乃:______________ 间:______________
(2)用“/”给下列文字断句。(画两处)
居 家 则 致 千 金 居 官 则 至 卿 相 此 布 衣 之 极 也
(3)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范蠡乘船到齐国,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 |
B. |
经过长期不懈的辛苦劳作,范蠡父子积累了数千万家产。 |
C. |
范蠡辞相的原因是他认为位高权重、久负盛名是不祥之兆。 |
D. |
从“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可以看出范蠡是一个不重名利的人。 |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援疑质理质:
(2)礼愈至至: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翻译:
(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翻译:请结合选文内容,概括出作者幼时“嗜学”(好学)、、、等优秀品质。(各限用一个两字词语)
文段(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申翻译“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可以看出他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划线处属于那种描写?通过士卒们的反应,说明了什么?
仲淹掌学
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寓居城下。晏殊请掌府学。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诇①之,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绐云②:“适疲倦,暂就枕耳。”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妄对,则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以为法。由是四方从者辐凑③,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注释】①诇(xiònɡ):看。②绐(dài):欺骗。③辐凑: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轮轴一样。解释划线的词语。
(1) 读书寝食(2) 诘之
(3)适疲倦(4) 其人亦妄对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从上文来看,范仲淹在教育学生时体现出了哪些好品质?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 分)
(1)夙夜忧叹(2)庶竭弩钝
(3)攘除奸凶(4)斟酌损益选出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元方入门不顾/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B.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C.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用文中的四个4字短语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段,作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期日中期 __________(2)去后乃至乃 __________
(3)尊君在不不 _________ (4)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 _________翻译下列句子。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友人的"无信"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礼"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学习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做人道理?请结合短文或实际,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