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是利用物质性质的差异对物质进行区别的一种方法,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
分别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 |
B |
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
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将铜丝浸入,观察是否有气泡 |
C |
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
分别取样于烧杯中,加水溶解,测量温度的变化 |
D |
区分固态化肥氯化铵和硝酸钾 |
分别取样于研钵中,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C.t1℃时,在100 g水中放入60 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
D.t2℃时, 分别在100 g水中各溶解20 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
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 B.只有①②④⑤ | C.只有①②③ | D.只有②③④⑤ |
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下列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H2SO4、Na2CO3、NaCl | B.Ca(OH)2、HCl、Na2SO4 |
C.NaOH、H2CO3、NaCl | D.H2SO4、NaOH、Na2CO3 |
右下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个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
C.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D.反映了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
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与冰的共存物是纯净物,是因为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
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
C.水可以溶解多种物质形成不同溶液,是因为水是唯一的溶剂。 |
D.水与酒精混合液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混合后分子体积变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