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话发展之路】
中学生小轩一家围坐在一起,畅聊生活变化,爷爷、爸爸、小轩、奶奶、妈妈依次谈了自己的感受。
爸爸:20年前,我在村办工厂工作,一个月能领1000元。
小轩:表姐在国企上班,现在每个月工资有7000多元。
爷爷:45年前,我在村里种地,年收入都不到100元。
奶奶:40多年来,村民们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齐心协力,修了路、盖了楼、致了富,日子越过越好。
妈妈:这都是因为……
(1)三代人的对话中提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请写出其中一种。
(2)请根据对话内容,运用所学知识,续写妈妈的话。
【展现思辨之美】
小轩家所在的传统村落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绿树环绕、环境优美,是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为了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村支书组织大家召开村民议事会,商讨一条发展的新路子。以下是村民们正在讨论的两个发展方案。
方案一:开挖后山建工厂,获利之后再修复。
方案二:推倒传统古建筑,扶持村民修民宿。
(3)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进行辨析。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某校八(1)班以“在书香中成长-做有教养的人”为主题开展了学习活动。结合所学思想品德知识,请你参与其中:
【倾听声音】
调查组针对学生中阅读情况展开调查,了解了下列一些声音:
武打、玄幻、恐怖小说很刺激,总抵挡不住,容易着迷;
读书没计划,现在大家都在读韩国网络小说新锐“可爱淘”的作品,我也跟着读。
……
(1)针对上述声音,请你为青少年的阅读指点迷津。
【解惑引领】
调查组通过搜集信息发现:
虽然读书的人少了,但上网的人多了。面对琳琅满目的网络世界,他们更多的是选择聊天、玩游戏、论坛等刺激的活动,部分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2)请你帮部分青少年分析网络成瘾的危害。
【领悟提升】读书是一种高雅的情趣,提高我们的教养,在书香中成长。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怎样做个有教养的高邮人?
【出谋划策】建设书香高邮,请你提两点合理化的建议。
某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为他人献爱心”为主题的爱心助人实践活动。以下两个片段是某位参与者的感悟,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并作答。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没有自信,就不可能成功,自信让我拥有成功完成实践活动任务的力量。
(1)请你分析拥有自信对成功完成实践活动任务的重要意义。
“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离开了爱心助人,我的成长将会留有缺憾,爱心助人让我的人生收获更多。
(2)你认为他参加这次爱心助人实践活动可能有哪些收获?(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角度思考)
临近毕业,同学们纷纷拿出纪念册让同伴和老师填写,想留下初中三年来难忘的精彩和点滴。下面是小辉的留言册摘录:
请结合材料谈谈大家的评价对小辉今后的成长有什么帮助。
2014年10月20日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主题是“依法治国”,某初中八年级(1)班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准备以此为主题进行课题研究,并选择了“普通市民法律知识普及情况”的研究方向。该小组共8人,准备用两周完成该课题。以下是该课题组的调查报告,假如你是该小组负责人,请你与其他同学配合共同完成这一任务:
关于某区普通市民法律知识普及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计划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组长你初步拟定如下调查顺序:①整理分析材料②多途径收集相关材料③撰写调查报告④制定调查计划⑤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请你按照社会调查活动的合理顺序对以上程序进行排序 (只填序号;2分) |
调查对象 |
由于该校地处市郊,工厂较多,外来打工的人员也不少。你认为要对工厂工人和外来打工的人进行调查,分别该用什么调查方法? |
调查准备 |
明天调查活动就要开始了,为了确保圆满完成此次活动,作为组织者,请你向同学提出几点要求 |
调查结果 |
①工厂工人要求长期加班,而加班工资却很低,工人只能忍气吞声②工人劳动环境很差,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③外来打工人员普遍缺乏法律知识,经常被拖欠工资④打工人员普遍与用工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导致一旦发生纠纷,很难维权 |
提出对策 |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该小组准备向学校建议在学校周边有效的普及法律知识,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
分享体验 |
通过本次活动,相信你有很多收获和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
感悟公平
材料一:新修改的选举法,改变了原来城乡按4∶1的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城乡居民选举实现“同票同权”。
材料二:2009年9月,《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60岁以后领上养老金,不再只是城镇居民的“福利”。
材料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1)请针对上述每个材料,分别谈谈你对公平的具体理解。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出怎样才能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
(3)上述举措都和农民、农村有关,这是针对我国怎样的发展现状提出的?这些举措对改变这一现状有什么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