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历史课开展“近代以来的追梦”专题研学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救国梦】
材料一:
【建国梦】
材料二: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他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富国梦】
材料三:
【中国梦】
材料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馆时的讲话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A内容是什么?请从材料一中选择一个历史事件,谈谈它的影响。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3)材料三国内生产总值变化与国家推行的经济政策密不可分,请列举两个相关的经济政策?材料四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4)通过学习近代以来的追梦,你有什么感受?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共15分)
材料一他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的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决定内政,外交,
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教版《世界历史》
材料二中大兄皇子依靠西乡隆盛等人,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国国家管理;仿照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全球通史》
材料三在中世纪的西欧,一个小封建主对他的封主毕恭毕敬,而对另一个更大的封建主却敢于出言不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国家进行的改革?这次改革的作用是什么?该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在该地区形成的文明与地理环境有关,你认为该地区的古代文明属于哪种类型?
(2)材料二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谁领导的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后,日本成为什么性质的国家?这次改革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的现象,和什么制度有关?这种制度的形成与哪个国家谁的改革有关?在古
印度也曾出现过等级制,这种制度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一,二及结合学过的知识,你得到哪些启示
观察以下图片,回答下列问题。(共15分)
请回答:
(1)图片一是哪个地区的建筑遗址?呈现了哪一个地方的建筑风格?
(2) 图片二中的人物大致沿着哪一条著名的商路来到中国的?受到中国哪个皇帝的赏识?你认为在哪部书中可以了解他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
(3)图片三反映的帝国的缔造者是谁?从帝国的疆域来看,该帝国的疆域有什么突出特点?该帝国的都城在哪里?
(4)在公元前18世纪,在图三帝国都城所在地曾经诞生过一部法律,这部法律是什么?这部法律主要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这部法律的制定者在历史上还有什么重大贡献?
(5)依据以上三幅图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说出古代文明传播有哪两种方式?并分别各举一例。(4 分)
(共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材料二: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诏书,宣布实施变法: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准许官民上书言事,任用维新人士;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的发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废除八股取士,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实行征兵制,扩建海军,训练新式军队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请写出李鸿章先后在上海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名称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的“自强”运动,起到哪些积极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该变法在经济和教育方面的主张各有哪些?
(4)维新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是什么?
(共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材料二: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1894年—1895年,外敌入侵,清军在战争中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写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三:“北京之惨状,已臻其极。前门外大栅栏及东交民巷西什库等处,只是残砖破壁……独各国之兵士,恃威横行……惨风凄雨,流血斑地,尸骨委于鹰犬,万骨枯而何人凭吊。”
—日本记者1900年日记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回答: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材料二中“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哪次战争中的失败?“割地求和”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记载的事实是哪一历史事件的结果?后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
(4)清政府在近代反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美国北方和南方的人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充满期待,就像一场赌博,都把赌注压在自己这一方。
材料二:
材料三:“与其农民自下而上的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的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二、三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上述三个事件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4分)
(2)材料一“这场战争”的领导者是谁?为了扭转战局,颁布了什么重要文献?
(3)材料二19世纪中期,日本出现了哪些社会危机?(2分)为了摆脱危机,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为人类留下了很多成功经验,最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是什么?(2分)
(4)明治维新使日本绝处逢生,戊戌变法在中国为什么失败?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