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可能被掩盖,但绝不会消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人信奉基督教,认为基督教国家有权统治异教徒的国土,于是,从15世纪起积极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为解决由此产生的矛盾和争端,1493年,罗马教皇亲自出马划定界线(后称“教皇子午线”),该线以西的新发现地区属于西班牙、以东则属于葡萄牙,这是欧洲国家对世界的首次瓜分。1529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又划定“拉亚线”,至此,葡、西两国在地球上的划界形成了闭环。地球被分成东、西两半球,海洋也被视为陆地国土的延伸,不再是“自由海洋”,海权、海运通道成为争夺的对象。

欧洲列强也由此产生了一种“划界思维”,他们按信仰划分区域,按种族划分居民。欧洲人在自己的家园内是守规则的文明人,在家园之外则是野蛮的自然人。在欧洲内部不会发生的破坏、屠杀、种族灭绝、文明灭绝等在新大陆会经常发生。对于自己在新大陆的任何野蛮行为,欧洲人都不会感到羞愧,还可能因为获得了大量财富而被视为“英雄”。

通过发现新大陆,造就了澳大利亚、海地、巴西、菲律宾等一系列新国家。对新成立的国家,如果是欧洲的移民主导,一般将国家“边界”划定视为欧洲文明,但却将其居民“边界”分别划为欧洲裔、非洲裔、亚洲裔、原著民等,加以区别和不同对待;反之,则既不保证其国家,也不善待其国民,极尽破坏、制裁、颠覆之能事。

——据(德)卡尔•施米特《大地的法》整理

(1)15﹣16世纪,欧洲人发现哪些“新大陆”?试列举三处。

(2)根据材料,概括“欧洲国家对世界的首次瓜分”有哪些特点,并选取其中一项特点解释其成因。

(3)对欧洲人在新大陆的“野蛮行为”,你认为哪种行为的危害最为深远?请阐述理由。

(4)在今天,世界上还有许多“发现新大陆”时期遗留的现象,试举出两例。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位历史人物之口?
(2)他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3)此人因此被尊称为什么?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河。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河?
(2)古人认为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7—18世纪,英、美、法的资产阶级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统治。从此,自由与平等、民主与法制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说出为17—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理论武器的历史事件。
(2)、归纳出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成果,并逐一说明其作用。
(3)、列举受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的影响,发生在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各一例。
(4)、从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材料一:1870年前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应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浪潮。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它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请回答:
(1)、举出两个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2)、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分别进入什么时代?两次工业革命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些发明创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举出例子来说明。

材料一: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最近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它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材料二: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它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哪两次重大的历史事件?
(2)、请分别说出这两件重大事件中的代表人物各一位,并分别列出他们取得的成就。
(3)、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他们也是亲密的战友,有着深厚的友谊,请你回答他们共同合作完成的无产阶级革命纲领性的文件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