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农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
——摘自【宋】赵汝适《诸蕃志》
材料二: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英国,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凭借这一资源,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比较表
项目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第三次科技革命 |
兴起时间 |
18世纪六十年代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
主要标志 |
A |
电力的使用和电器的发明等 |
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
进入时代 |
蒸汽时代 |
B |
信息时代 |
材料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推进,科技同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深入协同发展,对人类文明演进和全球治理体系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以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破解各国关心的一些重要全球性问题的必由之路。
——摘自习近平2019年10月16日向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所致的贺信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项发明成就。简述这项发明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崛起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三中A、B两处空白补充完整。写出飞机使用的动力机是什么。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学技术对我国发展的重要作用。
中国近代史始终贯穿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国有志之士的探索史三条线索。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侵略与反抗篇】
(1)完成下图(每格1分,共3分)
①②③
【揭露篇】
(2)请揭露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列强在中国犯下侵略罪行两个。(一例1分,共2分)
【探索篇】
(3)完成下图(每格1分,共3分)
①②③
【感悟篇】
(4)学习了中国近代史,你有何感悟?
图片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观察下列图怕,回答问题
请回答:
(1) 李宏同学用A、B、C三张照片为素材办了一份历史手抄报,请你为这份手抄报拟定一个主题名称。(1分)
(2)分别写出A、B两位人物的重大贡献。(2分)
(3) 图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发生在哪一年?(1分) 这一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1分)
(4) 小明同学想参观图E中的“中共一大会址”,请问他应前往哪一城市?中共一大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3分)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 材料一中,使中国开始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2分)
(2) 材料二中,“师夷长技以制夷”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这场运动中“师夷长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变法维新”开始的标志是什么?“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4)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呈现出了怎样的规律? (1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近代以来,中外实力发展悬殊的原因有哪些?(2分)
(2) 材料二中“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3分)
(3) “三次灾难性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20世纪初又发动了哪次大规模侵略战争?(1分)
(4) 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5) 学习了近代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后我们应牢记哪些历史教训 ?(1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材料一 1770—1861年英国煤产量变化图(见下图)
材料二观察下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
(1)简析从1770—1861年,英国在不同时期的煤炭产量变化的原因。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2) 以交通工具的发明为例,说明“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请将下表填充完整。
类别 |
时间 |
交通工具 |
发明人 |
水路 |
1807年 |
① |
富尔顿 |
陆路 |
1825年 |
火车机车 |
② |
陆路 |
1885年 |
③ |
卡尔.本茨 |
空中 |
1903年 |
飞机 |
④ |
材料三化学药物的生产起始于工业革命时代……环境健康的一系列新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各种形式的辐射,二是由于化学药物在源源不断地生出来,杀虫剂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原来的美国,到处可以听到鸟儿的美妙歌声;现在的美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已经没有鸟儿飞来报春而只是异常寂静了。
(3)通过对材料二、三的学习,你有何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