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第十次代表大会,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决定废除余粮收集制,取而代之以实行粮食税,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摘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摘自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
(1)写出图中农具的名称。说明它的功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苏联在新经济政策中关于农业改革的措施。简述该措施对苏联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式。说明它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农业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它的历史很值得我们去探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面的三位人物对美国所做的最大贡献分别是什么?
(2)通过学习美国的发展史总结其强大的原因。
材料二 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能够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以确保美国的安全和繁荣。
——杜鲁门
(3)杜鲁门的这段话表明美国在外交上开始实行什么政策?目的是什么?他依靠的是什么?
(4)综上材料一与材料二,谈谈你对美国的看法.
不断学习能使人进步,也是一个民族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是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到清朝战败求和的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就救国的方法。魏源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系统的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了新主张。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魏源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的著作是什么?在著作中提出了什么新主张?后来的哪一运动利用了这一主张?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依靠武力和政治欺骗,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来还一度恢复帝制。国内军阀的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思想界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面对越来越乱的国家形势,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救国的新出路。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材料中“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救国的新出路”指的什么运动?该运动的矛头指向什么?这场运动提出什么口号?
材料三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邓小平
(3)在材料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对外采取了什么政策?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我国政府是怎么做的?
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中央权力的巩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诗中的秦王指的谁?作者赞美他的什么功绩?他为管理国家创立的制度是什么?
材料二凡是不属于孔子的儒家学说范围之内的学说,都要加以禁止,使它们不能发展。不正确的邪说灭绝之后,纲纪才能统一,法令制度才能明确,民众才知道应该遵守什么。
——董仲舒(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上述材料是董仲舒给汉武帝提的什么建议?此建议在中国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吏部负责选用、考核管理,户部管理户口、赋税,礼部长官礼仪,兵部负责军政,刑部掌管刑法、诉讼,工部负责土木兴建。三省六部间既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提高效率,又互相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3)材料三是对我国古代哪一种制度的描述?这种制度的有什么优点?
材料四(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4)元朝是我国国土最辽阔时期,为此元政府创立的新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该制度的最高行政机构是什么?
阅读下图:
请回答:
⑴这幅宣传画应该产生于什么时期?
⑵这幅画反映了当时“左”的错误严重泛滥,根据图意分析说明当时“左”的错误主要标志是什么?
⑶当时“左”的错误严重泛滥,给全国人民造成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我们应从中应吸取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造成这些失误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一时期,鞍山钢铁公司的大型钢厂、无缝钢管厂相继开工,中国第一座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武汉长江大桥飞架大江南北。
材料二: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 …… 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五十多个中等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一时期”是什么时期? 其基本任务是什么?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国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什么历史事件?
(4)材料二中的事件什么时间结束?其重要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