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根据如图信息回答问题。
①碲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
②碲元素化学性质与图中 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碲元素与13号元素形成的化 合物化学式为 。
(2)氢气与乙烯在催化剂金属镍表面反应生成乙烷,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①金属镍在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该化学方程式中你能获得的信息有 。
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儿再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选填“高”或“低”)导致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2)“过一会儿,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其原因是。
有仪器:①镊子 ②胶头滴管 ③坩埚钳 ④药匙 ⑤试管夹 ⑥漏斗。选择合适的仪器填空: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____________;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____。
有下列物质①氢气 ②液氧 ③二氧化碳 ④石灰水 ⑤四氧化三铁⑥矿泉水 ⑦空气,请用序号填:
(1)属于混合物的有;(2)属于纯净物的有。
六种物质: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氦气、水蒸气、氢气。其中:
(1)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
(3)薯片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就不脆了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
(4)在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
(5)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____;
(6)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用化学符号表示:氢铜铝氯氮气
干冰碳酸盐酸氢氧化钙碱式碳酸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