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以下探究。(夹持装置已省略)
(1)探究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打开 ,关闭 、 ,往B中加入药品。一段时间后观察到③处纸花先变红,①处纸花后变红,②处纸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也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2)探究二:打开 ,关闭 、 ,C中出现浑浊,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有同学质疑:白色固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导致溶液中水减少而析出的氢氧化钙,小组同学向C中加入足量的水验证,白色固体不溶解,该方法利用了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填具体性质)。
(3)探究三:打开 ,关闭 、 ,一段时间后,D中无明显现象。小组同学通过探究二的结论推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为验证推理是否正确,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向D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
|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 |
(4)废液处理:小组同学在对D试管的废液过滤后分类处理时,测得滤液显碱性,故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调节酸碱度,发现滴入盐酸时产生气泡,经检验该气体为二氧化碳,得出新的结论,探究三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除生成碳酸钠和水外,还生成 。
(5)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忘记滴加指示剂而无法判断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于是,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Na 2SO 4溶液的pH=7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 2SO 4
猜想Ⅱ溶液中的溶质是Na 2SO 4和H 2SO 4
猜想Ⅲ溶液中的溶质是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 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 |
未见变红 |
猜想Ⅲ错误 |
②再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 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Na 2CO 3溶液 |
|
猜想Ⅱ正确 |
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思拓展】若想验证猜想Ⅱ正确,在实验②中还可以用以下 代替Na 2CO 3溶液。
A.Zn B.Cu C.CuO D.BaCl 2溶液
【交流提升】在探究该中和反应的产物组成时,只需一步就可达到目的: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观察现象即可。
小刚同学在学习化学知识后,知道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可能造成死亡。于是他和小强一起对自家久未开启的菜窖内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菜窖内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蔬菜在一定条件下发酵生成气体,其成分可能含有CO 2、CH 4等。
【猜想与假设】小刚认为菜窖内的气体含有CO 2和CH 4。
【实验探究】他们对菜窖内的气体进行取样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若装量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样品中含有
(2)装置B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D内浓硫酸的作用是
(4)E处观察到干燥冷烧杯内壁有 出现,待火焰熄灭后,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立刻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样品中含有 。E处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气体样品中含有CO 2和CH 4,小刚的猜想正确。
【反思与评价】
(5)小强观察上述实验装置发现:装置A和装置C完全相同,他认为可以取消装置C.你是否认同 (填"认同"或"不认同")理由是 。
(6)根据上述实验探究结果,气体样品中含有CO 2,由于二氧化碳 ,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向菜窖内通入大量的空气。
某化学兴趣小组获得两包制作"跳跳糖"的添加剂,一包是柠檬酸晶体,另一包是标注为钠盐的白色粉末。将少量柠檬酸和这种白色粉末溶于水,混合后产生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确定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碳酸钠;猜想2.碳酸氢钠;猜想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
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实验探究1】小亮、小刚分别对有关猜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小亮 |
将白色粉末溶于水后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 |
pH 7(填">"、"<"或"=") |
溶液呈碱性,猜想1成立 |
小刚 |
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
试管A中有水珠产生,试管B中液体变浑浊 |
猜想2成立,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质疑】
(1)小红认为小亮的实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用文字叙述)
(2)小明认为小刚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猜想2成立,理由是 。(用文字叙述)
【实验探究2】为了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小戚称取10g白色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 g,通过计算并分析实验数据确定猜想3成立,则m的取谊范围为 (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
【结论分析】探究后他们查到该白色粉末的成分为碳酸氢钠,那么你认为白色粉末中的碳酸钠是如何产生的?写出产生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 。
现有一瓶标签破损的白色固体(如图),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决定对该白色固体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的溶液是中性。
【做出猜想】猜想1 氯化钠 猜想2 氢氧化钠 猜想3 碳酸钠 猜想4…………
【实验探究】为了证明猜想,同学们取白色固体置于烧杯中,加水配成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
酚酞溶液变红 |
说明溶液呈 性, 猜想1不成立 |
(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
有气泡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
猜想2 (填"成立"或"不成立") |
(3)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 |
试管中 |
猜想3不成立 |
【讨论交流】实验后,同学们找老师交流探讨,请教之后得出这瓶白色固体是 。
【拓展】为了进一步验证结论,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有做了该物质受热分解的实验,确定结论正确。
聪聪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除生成白色固体外还有少量淡黄色固体,他对得到的固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固体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MgO
猜想二:Mg 3N 2
猜想三:
【查阅资料】MgO与水反应类似于CaO与水反应;Mg 3N 2与水反应产生NH 3。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将该固体投入到盛水的烧杯中 |
若烧杯中只有白色固体,无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
猜想 正确 |
|
猜想二或猜想三正确 |
【表达与交流】聪聪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定量的方法确定猜想三正确,请写出将固体投入水中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相关结论】空气中N 2和O 2体积比约为 ,由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少量Mg 3N 2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