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CuS O 4 是化学实验中常见试剂。

(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步骤1: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 CuS O 4 溶液,塞好橡胶塞。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将盛有 CuS O 4 溶液的锥形瓶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质量为 m 1

步骤2:将铁钉浸入到 CuS O 4 溶液中,塞好橡胶塞。观察实验现象,待反应有明显现象后,将盛有 CuS O 4 溶液和铁钉的锥形瓶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质量为 m 2

①用砂纸将铁钉打磨干净的作用是    

②步骤2中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是    。该变化可说明 Fe Cu 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③若 m 1 m 2 ,可证明参加反应的 Fe CuS O 4 的质量总和等于    

(2)探究 CuS O 4 溶液对 H 2 O 2 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①若要证明 CuS O 4 溶液对 H 2 O 2 分解具有催化作用,除需证明 CuS O 4 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外,还需证明的是    

②为探究 CuS O 4 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H 2 O 2 溶液中滴入10g a%的 CuS O 4 溶液,待反应完全后,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BaC l 2 溶液,产生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物为 bg

上述实验步骤中若缺少“洗涤、干燥”,则通过沉淀物 bg 计算出溶液中 CuS O 4 的质量     0 . 1 a g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3)将16.0g CuS O 4 置于坩埚中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650℃时, CuS O 4 开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 CuO 和另一种氧化物 X X 的化学式为    

②1000℃时, CuO 开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 C u 2 O O 2 。计算图中 m 的值。(写出计算过程,否则不得分)

科目 化学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习好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所示),即氢氧化钙与图中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图中M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2)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和水反应制得,该放应能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利用图中氢氧化钙能与   反应的性质,可以解释"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壁就变硬了"的现象。

(4)利用图中④氢氧化钙和盐反应的性质,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氢氧化钙杂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材料是重要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将铝片和硬铝片相互刻画,铝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  

(2)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其原因是  

(3)为了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

①将铁丝、银丝分别浸入硫酸铜溶液中;②将银丝分别浸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丝、银丝分别浸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④将铜丝分别浸入到硫酸亚铁、硝酸银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方案是  (填序号)。可行方案中发生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工业上将赤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炼铁高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①高温下一氧化碳将铁矿石还原为铁;②高温煅烧石灰石;③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的反应;④焦炭充分燃烧,其中体现焦炭作用的反应是  (填序号)。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1)如图是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①化学上将质子数为  的所有氯原子统称为氯元素。

②8号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③在化学反应中,11号元素的原子易  电子。

(2)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微粒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①氢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因为受压时氢气分子之间的  减小。

②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请你铵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阜新"宝地斯帕温泉"远近闻名。若要检验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   检验。

(2)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做"细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少量的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4)为了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该实验的现象是   

(5)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 2 CO 2+2H 2O,则X的化学式为   

(6)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的用途很多。例如,生活中的氯化钠是常用的调味品。此外,还可以利用氯化钠   等。

一班的同学在探究金属镁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将镁条放到盛有冷水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的现象,然后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1)小明认为,据此现象可断定加热时镁能和水反应,小强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2)小明向加热的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镁在加热时  (填“能”或“不能”)与水发生反应

(3)小明将加热后的试管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发现溶液中的红色消失了。

在确定酚酞溶液没有变质的情况下,请你根据初中所学化学知识,对溶液中红色消失的原因做出合理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请设计实验方案,对其中一种猜想进行验证  。(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不需要回答现象和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