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B、C、D、E是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与B反应常用来检验铵态氮肥,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A、E含有相同的阴离子,且E中只含有两种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类别是 (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B→D反应的现象为 。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C→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小明猜惑:种子的萌发过程可能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水位下降,空气就会依次进入装置。
ABC D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现象,则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3)请指出D装置的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想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研究CO2浓度增加是否增大地球“温室效应”。他们查阅了有关数据:并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和操作步骤:
Ⅰ、在两只同样的玻璃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并编号为甲、乙,塞紧带有同样温度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玻璃瓶放在阳光下照射(如下图),观察甲、乙瓶中的温度变化。
Ⅱ、、阳光持续照射,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两玻璃瓶温度值,并记录(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2)、往瓶中充CO2时,验证瓶中已充满了CO2的方法是。
(3)、该实验中,照射同样时间,根据上表的数据,比较甲、乙瓶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
(4)、该实验中,在阳光照射下,影响甲、乙瓶温度不同的原因,除了CO2的温室效应以外,还有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即可)
同学认为根据该模拟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你认为是(写出一点即可)
。
分别用一种试剂将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除去,(括号中为杂质)
物质 |
有关化学方程式 |
Fe粉(Fe2O3) |
|
Cu粉(Fe粉) |
|
CO(CO2) |
|
KCl(KClO3) |
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氮气。
假设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
验证方法及操作 |
可能看到的现象 |
结论 |
(4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一氧化碳通过加热的氧化铜 ▲ ;
(2)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混合 ▲ ;
(3)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 ;
(4)光合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