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确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条件之一。某溶液含有 F e 3 + M g 2 + N a + B a 2 + C l - O H - S O 4 2 - 等离子中的若干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最多能有4种离子

B.

若溶液pH>7,则阳离子只能有 N a +

C.

若溶液有颜色,则一定没有 O H -

D.

若溶液中同时含有 O H - S O 4 2 - ,则一定没有 C l -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情景引起了广泛的热议。“王水”溶解黄金的化学方程式为:Au + HNO3 +X HCl = HAuCl4 + NO↑ + 2H2O 。其中,x的数值和四氯合金酸(HAuCl4)中金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A.2,+7 B.5,+3 C.4,+3 D.4,-3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的过程常会伴随能量变化
B.合金是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C.测试溶液pH值时应先将试纸湿润
D.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B.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D.碱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微粒观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发生分解反应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以分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D.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