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相关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用装置E(正放)收集氧气,验满的实验操作是 。
(3)若用A、E、F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管口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填管口序号)。
(4)装置C中明显的一处错误是 。
(5)装置A与改正后的装置C相比,其优点是 。
请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根据探究酸与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
当观察到溶液 时,可以确定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滴加稀盐酸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2)根据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回答
①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②若实验所用红磷量不足,会使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实验中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原因是 。
为测定某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荣同学取该硫酸样品200g,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完全反应后,收集到0.8g氢气,计算这种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如下研究。
【实验过程1】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 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请根据上图所示实验步骤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向试管中加入1~2ml稀氢氧化钠溶液 |
|
NaOH与HCl 发生了中和反应 |
② |
|
|
③ |
|
【实验过程2】对于某些有明显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氢氧化铝的反应,观察到有 的现象,就可以说明中和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 示:氢氧化铝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化学式为Al(OH)3]
【实验反思】
(1)有同学提出也可以使用石蕊溶液代替酚酞溶液进行【实验过程1】的实验。你认为 (填“酚酞溶液”或“石蕊溶液”)更适合用于验证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你的理由是 。
(2)对于没有明显现象出现的酸碱中和反应,我们可以借助 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反应或反应进行的程度。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可选择 (填字母),为了便于观察氧气是否集满,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2)装置B的错误是 。
(3)实验室用改正后的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反应。选用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 (填字母),若用F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
初中化学课本中的部分实验如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将导管放入水中的目的是 ,证明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 。
(2)图2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在锥形瓶瓶塞上的玻璃管外端套一个瘪气球,瘪气球的作用是 。
(3)图3是过滤液体的实验。倒入液体时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 。
(4)图4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其中的花朵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把石蕊小干花一半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石蕊小干花喷一半水的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