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21年12月9日,由航天员王亚平主讲的“天宫课堂”压轴实验圆满成功。实验中往漂浮在空中蓝色水球中放入半片泡腾片【主要成分是柠檬酸( H C 6 H 5 O 7 )和碳酸氢钠】,泡腾片与水作用,不断产生小气泡,水球逐渐变大。产生的气泡是什么呢?为什么泡腾片遇到水才产生气泡?

【猜想与假设】

小亮同学结合已有知识,判断产生的气泡是 C O 2 ,他的判断依据是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亮同学在实验室利用以下装置,模拟用维生素C泡腾片和水制取并验证该气体的性质。

(1)仪器a的名称   ;仪器b的名称    

(2)实验室要用以上装置制取并收集该气体。需要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选择此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3)小亮同学将该气体通入到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反思交流】

小丽同学提出,泡腾片遇到其他液体也能产生气泡吗?她设计并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将4片同样的泡腾片同时放入四个盛有50mL不同液体的烧杯中: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放入水中

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有水存在,泡腾片才能产生 C O 2

实验2

放入植物油中

植物油中    

实验3

放入酒精中

酒精中无明显现象;

实验4

放入白醋中

白醋中    

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    ,通过以上实验你还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启示】

维生素C泡腾片最好    保存。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铅蓄电池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其构造示意图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铅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   (填序号)。

a、机械能 b、热能 c、化学能

(2)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PbO 2+2H 2SO 4═2PbSO 4+2H 2O,据此可知,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溶液的pH不断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如图2是回收废铅蓄电池的一种工艺流程:

①从材料分类角度看,塑料是一类   材料。

②废硫酸可以与氟磷灰石[Ca 5(PO 43F]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 5(PO 43F+7H 2SO 4═3CaSO 4+3Ca(H 2PO 42+2HF,反应产物中可用作化肥的物质是   

③如表是一些金属熔点的数据:

金属

熔点∕℃

231.9

327.5

271.3

320.9

日常所用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等金属组成,其熔点约为   (填序号)

A.300﹣320℃

B.230﹣250℃

C.60﹣80℃

D.20﹣40℃

④废硫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拟选用如表物质中和后再排放:

物质

CaCO 3

Ca(OH) 2

NH 3

NaOH

市场参考价(元/kg )

1.8

2.0

6.5

11.5

已知:2NH 3+H 2SO 4═(NH 4)SO 4,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中和等质量、等浓度的废硫酸,则应选择   (填序号)。

a、CaCO 3 b、Ca(OH) 2c、NH 3d、NaOH。

金属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应用广泛.

(1)铜可用来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2)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   

(3)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进行如表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1

镁粉和铁粉分别与5%盐酸反应

镁粉产生气体快

2

铁粉和铁片分别与15%盐酸反应

铁粉产生气体快

3

铁片分别与5%盐酸和15%盐酸反应

15%盐酸产生气体快

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

a:   b:   c:   

(4)小明将一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PLA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能有效缓解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知PL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为了测定7.2gPLA样品氧元素的质量,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设计】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将7.2gPLA样品充分燃烧,为分别吸收燃烧产物并通过清晰可见的现象检验吸收是否完全,以上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         (填写装置的字母序号)。

【分析与结论】①实验中选择纯净的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②装置E的作用是   

③正确连接装置后,确认气密性良好。充分燃烧7.2gPLA样品,测得相关实验数据见下表(已知燃烧产物被完全吸收,灰烬质量忽略不计)。

通过分析与计算,可知7.2gPLA样品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克,该PLA样品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整数比为   

装置

B

C

D

E

实验前质量/g

160

150

150

100

实验后质量/g

163.6

150

163.2

100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X   ,Y   

(2)CO 2的制取方法有多种,若用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制取CO 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   ;若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 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海同学在装置B中加入1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①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②实验中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小涛同学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将制取的装置B换为上图中的装置   

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如果把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克。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铁的应用和防护

(1)某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铁粉与胃酸反应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铁锈主要成分是Fe 2O 3•nH 2O,铁生锈主要与空气中的   有关。

(3)如图实验说明NaCl在铁生锈中的作用是   

(4)铁生锈的次要过程:Fe FeCO 3•nH 2O FeCO 3

写出Fe转化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为防止铁生锈,可对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致密氧化物(其中Fe、O元素质量比为21:8)保护膜,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二)废铁的再利用

黄钠铁矾[NaFe x(SO 4y(OH) z]是一种高效净水剂。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含少量Fe 2O 3和FeCO 3)制备黄钠铁矾的主要流程如图:

(1)将废铁屑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   

(2)"酸溶"时H 2SO 4与Fe、FeCO 3反应,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和Fe+Fe 2(SO 43=3FeSO 4

(3)"转化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三)黄钠铁矾组成确定

称取9.70g黄钠铁矾,用如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资料】

①NaFe x(SO 4y(OH) z在T 1℃分解会生成H 2O(气态),提高温度至T 2℃继续分解产生SO 3气体,并得到Fe 2O 3和Na 2SO 4

②浓硫酸可用于吸收SO 3

(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   

(2)分别控制温度在T 1℃、T 2℃对A中固体加热。

①控制温度在T 1℃加热,实验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1.08g。

②用D装置替换B装置,控制温度在T 2℃,加热至反应完全。

③T 1℃、T 2℃时,加热后均通入一段时间N 2,目的是   

(3)反应完全后,将A装置中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洗涤、烘干得4.80g固体,将滤液蒸干得1.42g固体(不含结晶水)。

结论:NaFe x(SO 4y(OH) z中,x:y:z=   

反思:若该实验过程中缺少C装置,则x:z的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