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 )
| A. |
石油炼制 |
B. |
太阳能发电 |
C. |
燃煤脱硫 |
D. |
酒精作燃料 |
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二氧化碳>氮气>氢气 |
| B.硫元素的化合价:Na2SO4> H2S >S |
| C.空气中组成物质的含量: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
| D.地壳中元素含量: Fe < Al <Si |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 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 A.只有①③ | B.只有②④ | C.只有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实验室加热约50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①③④⑥ | B.②③④⑥ | C.①③④⑤ | D.②③⑤⑥ |
某学生用俯视方法读得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10毫升,倒出一些液体后,再用仰视方法读得量筒内剩余液体体积为3毫升,则他实际倒出的液体为
| A.7毫升 | B.小于7毫升 | C.大于7毫升 | D.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