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混合气体X 由 、 、 (水蒸气)、 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 气体依次通过如图1装置(假定每步反应均完全),现象分别为:A中溶液变浑浊;B中固体变为红色;C中粉末变为蓝色;D中溶液变浑浊。
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能得出 气体一定存在的证据是 ;
(2)只要在图1中加装一个图2装置,就能确定原混合气体 中是否含有 。
①写出图2装置中试剂名称 ;
②该装置连接在图1中哪两个装置之间 (用字母表示)。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
①金属铝因轻盈可用于制造飞机,其元素符号为 (1);
②家用天燃气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2);
③家用净水器中使用活性炭是利用了它的 (3)性;
④医院常用0.9%的生理盐水,此盐水中的溶质是 (4);
⑤生石灰是常见的食品干燥剂,请写出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某同学要测定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假设二氧化碳全部从溶液中逸出)
【方案一】如图一所示,将小烧杯中的稀盐酸倒入盛有5g碳酸钙粉末的大烧杯中,记录天平的示数直至充分反应(如图二)。天平示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三所示。
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2) 。
②分析图三可知t3时反应已停止,理由是(13)。
③天平示数m的范围是(14) 。
【方案二】用下图装置实验也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15) 。
A.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 |
B.注射器中收集到的气体是CO2 |
C.共生成了80 mL CO2 |
D.反应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不变 |
某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进行了如下研究
①选用汞、磷、铜等物质均可以完成该实验,选择反应物的依据是(8) 。
A、反应物是固体
B、在空气中反应且只消耗氧气
C、燃烧有明显现象
D、生成物不是气体
②用甲、乙两套装置进行实验(红磷充足、装置不漏气)。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9),有关分析合理的是(10)。
A、都只能在实验结束后,推得氮气是无色气体
B、甲中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太慢,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偏大
C、乙中的瘪气球可以防止燃烧放热使橡胶塞弹出
D、乙比甲更节约能源
③利用乙装置实验时,先关闭弹簧夹,加热使红磷反应,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反应前后各数据及结论如下。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实验装置。
①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Ⅰ(1) 。
②制取氧气时A中锥形瓶内应加入的固体是(2) ,其作用是(3) 。锥形瓶内液体应加至 (4)(填“a”或“b”)处。
③收集氧气选用的装置是E或 (5) ,选择E的理由是(6) 。
④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得到0.3 mol氧气,求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7)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A、B、C三种物质中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是 (16) 。
②t2℃时4gB物质放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3g溶液,t2℃时B的溶解度是 (17) g/100g水。
③A固体中混有少量B,得到较纯净的A固体的方法是:(18) 。
④t3℃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