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时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如表,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溶解度S

溶解性

S 10 g

易溶

10 g S 1 g

可溶

1 g S 0 . 01 g

微溶

S 0 . 01 g

难溶

(1)20℃时a、b两物质的溶解性均为    溶。

(2)c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    相似(填序号)。

A.

KN O 3

B.

NaCl

C.

Ca OH 2

(3)某温度时,将b的饱和溶液升温    (填“一定”或“不一定”)能形成不饱和溶液。

(4)关于a、b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20℃时,可配制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

B.使60℃的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不止一种

C.阴影区域(不包括b曲线上的点)对应的b溶液为饱和溶液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回答下列各问:
(1)登山、潜水、医疗急救时都需要用氧气,是因为氧气
(2)适量摄入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很重要,人体若缺少易产生龋齿。
(3)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稀硫酸除铁锈:
不在溶液中发生的置换反应:
(4)野炊时,人们常把柴草架空,使燃烧更旺,请说明其中的道理:

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图一)回答有关问题:
(1)10℃时, N H 4 N O 3 的溶解度为g。
(2)分别将相同质量的氯化铵、氯化钠、硼酸的饱和溶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析出晶体最少的是
(3)60℃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铵配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4)如图二所示,室温条件下,将底部尚有未溶解硝酸钾晶体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欲使试管中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则可向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

A. 氢氧化钠固体 B. 冰块
C. 硝酸铵晶体 D. 生石灰


图一图二

据2014年6月9日"中国之声"报道,日本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汇报本国用于核电事业的放射性原料时,漏报了640公斤钚(元素符号 P u ,原子序数94,相对原子质量244),据悉,这些钚足可以制造80枚核弹头。请回答:构成金属钚的粒子是,其原子核外共有个电子。

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填空:
(1)检验一块布料是羊毛织品还是合成纤维织品,最简便可靠的方法是
(2)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
(3)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的盐是
(4)硬水煮沸后硬度降低是因为水中减少的缘故。
(5)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它们遇到明火,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氦原子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3)熟石灰的阳离子

(4)不含金属元素的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