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次事故九次快”说明汽车超速会带来危害,汽车“多拉快跑”更是追尾事故中的罪魁祸首,超速与超载严重危害了道路交通安全。
小明通过实验探究货车超速与超载在追尾事故中的危害,用到的器材有:小车(模拟货车)、木块(模拟被追尾车辆)、砝码若干、坡度固定的斜面。将小车从如图甲所示的A处自由释放,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 后停止, 可视为刹车后运动的距离。将木块静置于小车右侧所在的位置B处,表明符合核载量并在限速内的货车不会对前车追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货车超速的危害:如图乙所示,木块置于B处,小车由斜面顶端释放,撞击木块并与木块共同运动一段距离 ,这表明货车超速 (选填“会”或“不会”)产生追尾的危害。本实验可用木块运动的 反映追尾的危害程度;
(2)探究货车超载的危害:如图丙所示,木块置于B处,将砝码固定在小车上,仍从A处释放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逐次增加砝码个数重复实验,发现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几乎都为 ,均未与木块撞击。小明猜想:小车每次到达斜面底端时,虽其动能随 的逐次增大而增大,但仍未追尾,原因可能是小车此时 还不够大;
(3)由(2)问中的实验看出小车超载几乎不会追尾前车,但生活中货车超载引起的追尾事故却频频发生。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再设计一步实验操作(木块仍置于B处),证明货车追尾前车会因超载带来危害。
①操作: ;
②请你对可能产生的现象进行合理预设,并指出仅因超载造成追尾的危害程度在实验结果中是如何体现的? 。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⑴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能比较。
⑵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
⑶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明:。
⑷有同学发现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变大,这个同学眼见为实的结论是错误的,你判断的依据是.
许明家的电吹风内部电路的连接情况如图所示,有带风叶的小电动机一只,电热丝一段(正常工作时,电阻为110Ω,开关两只(S1、S2),插头一只,导线若干。
(1)观察此图,请按电吹风的功能。在下表空格内填出开关对应的状态(填“闭合”或“断开”)
(2)许明在家中断开其它用电器,将电吹风插入插座(电源电压为220V),当电吹风吹冷风时,测得15min内,他家中的电能表的铝盘转了45转(电能表上标有“3000r/kw·h”),请你算出该电吹风吹热风时消耗的总功率。
如图,是农村建房用的塔吊,用此塔吊可将砖等重物方便地运送楼上。如果用质量为30kg独轮车装砖块,一次可吊运270kg的砖块30s匀速运动到三楼,每层楼高3m,它使用的“380V 3KW”电动机。设一切摩擦不计,吊钩质量不计。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B分别是(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
(2)电动机外轮上装有电磁闸,电磁闸上的电磁铁在电动机通电转动时同时通电产生磁性,使电磁闸闸鼓放开;电动机不通电不转动时电磁铁不通电失去磁性,闸鼓在强弹簧作用下张紧,闸鼓抱紧电动机外轮,使电动机立即停止转动,其作用是。
(3)试求塔吊一次做的有用功、总功、及整个塔吊的机械效率.
在“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活动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丙三个电路.
⑴经过讨论,认为不应该选择图甲电路,原因是.
⑵为研究电流做功与电流的关系,应该选择图所示的电路.
⑶利用图丙电路研究某问题,当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电压表V1有示数,电压表V2无示数,则电路发生的故障是.
⑷学习电功率知识后,小明想测灯泡的额定功率,将标有“12V 6W”灯泡L1和“6V 4W”灯泡L2按图丙电路连接,再接入电流表.经分析,能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小华利用如图25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R的阻值分别为25Ω、20Ω、15Ω、1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 “0~50Ω”.
|
(1)请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为完成整个实验,应利用滑动变阻器控制R两端的电压至少保持_________v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