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欧洲贵族男性穿着华美、妆容精致,且以戴假发和编发辫为时尚。从19世纪中叶开始,工业资产阶级引领服装潮流,男装简洁而实用。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
A. |
科技进步提高生活水平 |
B. |
思想解放推动政治变革 |
C. |
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 |
D. |
社会变迁影响流行风尚 |
【非球勿扰】第二十五回(大结局):欧洲之王君临天下,斗牛华彩俏楚荷香。China daily 2010.7.12 ——四年一度的豪门盛宴终于曲终人散,全世界球迷可以异地同欢原因不包括:
A.移动和联通信息快递 | B.世界足协的宣传 |
C.广大球迷心有灵犀 | D.KFC宅急送 |
某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思想解放的历程”“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国两制的成就”“农村的新变化”等几个并列的栏目。如果再增加一个栏目,最合适的应该是
A.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C.中国举办博鳌论坛 | D.2010年上海世博会 |
“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两只巨手提江河,霎时挂在高山尖。”这首民谣创作的时代背景应是
A.延安大生产运动 | B.农业合作化高潮 |
C.“大跃进”运动 | D.土地改革 |
近年来,日本的右翼势力逐渐抬头,公开否认曾制造南京大屠杀。假如中日两国对簿公堂,身为中方的律师,下列资料中,你会选择哪些作为第一手资料提供给国际法庭:
①南京大屠杀时外国记者拍下的照片②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的回忆录
③万人坑遗址④张纯如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
⑤陆川导演的电影 《南京,南京》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③④⑤ | D.①②③ |
据上海警察局档案资料显示,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下框)。下列口号与通知中所说的现象直接相关的最可能是
A.“扶清灭洋” |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D.“打倒列强,除军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