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筚路蓝缕 破茧成蝶】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建的南京长江大桥突然遭遇国外钢材断供。面对桥梁钢关键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周恩来指示要炼出我们自己的“争气钢”,并将自主研发桥梁钢的任务交给鞍钢。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鞍钢集结全厂力量开展技术攻关。技术人员根据钢材用途的特殊要求,研究并确定桥梁钢的强度、韧性等各项参数,以及碳、锰等元素不同占比对钢材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定含量的碳和锰能够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但当它们的含量超过一定比例时,会带来钢材塑性、韧性等性能不同程度的下降。技术人员经过不断对比、调整,确定钢材的屈服强度、化学成分及配比。与此同时,他们对生产环节也进行了技术改造,结合一线工人的实践,通过大量实验、反复测试,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取得了研发的成功。工人们日夜奋战,在短时间内生产出了“争气钢”,满足了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的需要,填补了我国建设大跨度桥梁钢种的空白。

材料二【踔厉前行 奋楫扬帆】

自1995年始,鞍钢开启大规模技术改造,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整体工艺装备和技术研发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也提升了产品质量和档次。2001年以来,鞍钢先后中标多个受人瞩目的重大桥梁工程,其中作为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的港珠澳大桥使用鞍钢桥梁钢总量达17万吨。在2005年至2006年国内桥梁钢招标总量中,鞍钢桥梁钢已占54.5%,鞍钢用“钢筋铁骨”撑起中国桥梁的半壁江山。鞍钢在不断的发展中走向国际市场,一方面,与国内外企业和研究机构、大学联合研制更高性能的桥梁钢;另一方面,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中标欧美、非洲、亚洲等多项国外桥梁工程,实现了多点开花。

(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知识阐述鞍钢人在桥梁钢研发生产过程中发挥的主体作用。

(2)结合材料一,说明技术人员在桥梁钢研发过程中是如何运用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方法的。

(3)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鞍钢桥梁钢逐步融入全球市场的过程。

(4)“争气钢”的故事极大鼓舞了同学们。某高中决定举办“辽宁自主创新辉煌成就图片展”。结合材料和以下展板,运用文化知识,为该展览撰写前言。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

辽宁自主创新辉煌成就图片展

前言

结束语

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当代青年要紧扣时代脉搏,以榜样为引领,怀抱梦想,脚踏实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舞台上施展才华,做自主创新的有生力量。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班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班会”的片段,回答相关问题。
片段一:学生主持说,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建设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无一例外,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⑴上述这些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是什么关系?
片段二:就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同学们发言积极踊跃。有的同学认为,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和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有的同学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⑵就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作补充发言,请列出你的发言提纲。
片段三:主持人就“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把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作现场个别采访。
同学甲:我觉得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落实到身边小事中,比如每周的升旗仪式上,我们必须做到服装整齐,纪律严明,态度严肃,坚决杜绝交头接耳,左晃又晃,因为这些都表示你对国旗的不尊重,一个不能尊重国旗的人是无从谈爱国的。
同学乙:我认为作为学生,如果我们真的爱国,就应该好好学习,因为只有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为祖国贡献更大的力量!
同学丙:我认为弘扬民族精神还应该继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同学之间不比吃穿,只比学习,而且要及时关灯,节约用水,为节约国家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丁:我认为弘扬民族精神还需要坚决抵制外来文化。比如国外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都不应该进口。
⑶假如你是主持人,围绕采访的问题,你会对上述四位同学的发言作如何概括?

材料一 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材料二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2)联系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进文化创新的作用有哪些?

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0分)

某中学以“纪念学校建校60周年”为主题的艺术节日前隆重开幕。本届艺术节有“纪念建校60周年”校园歌曲大家唱、校徽设计大赛、插花艺术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还有摄影、书画大赛等一系列艺术活动。为期一个月的艺术节活动全面展现了各班学生的艺术风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同学们的精神力量,凸显出该校校园文化生活的独特意味,展示了该校素质教育的成果。
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学生积极参与艺术节活动的重要意义的看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9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用文化生活《我们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上述时代精神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原因。并据此分析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联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