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聚苯乙烯是一类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可通过苯乙烯聚合制得。

Ⅰ.苯乙烯的制备

(1)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 6 H 5 C 2 H 5 g+ 21 2 O 2 g8C O 2 g+5 H 2 OgΔ H 1 4386.9kJmol 1

C 6 H 5 CHC H 2 g+10 O 2 g8C O 2 g+4 H 2 OgΔ H 2 4263.1kJmol 1

H 2 g+ 1 2 O 2 g H 2 OgΔ H 3 241.8kJmol 1

计算反应 C 6 H 5 C 2 H 5 g C 6 H 5 CHC H 2 g+ H 2 gΔ H 4 _____ kJmol 1

(2)在某温度、 100kPa 下,向反应器中充入 1mol 气态乙苯发生反应④,其平衡转化率为 50% ,欲将平衡转化率提高至 75% ,需要向反应器中充入_____ mol 水蒸气作为稀释气(计算时忽略副反应);

3)在 913K100kPa 下,以水蒸气作稀释气、 F e 2 O 3 作催化剂,乙苯除脱氢生成苯乙烯外,还会发生如下两个副反应:

C 6 H 5 C 2 H 5 g C 6 H 6 g+C H 2 C H 2 g

C 6 H 5 C 2 H 5 g+ H 2 g C 6 H 5 C H 3 g+C H 4 g

以上反应体系中,芳香烃产物苯乙烯、苯和甲苯的选择性 S S 转化为目的产物所消耗乙苯的量 已转化的乙苯总量 ×100% )随乙苯转化率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曲线 b 代表的产物是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4)关于本反应体系中催化剂 F e 2 O 3 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

A.

X 射线衍射技术可测定 F e 2 O 3 晶体结构

B.

F e 2 O 3 可改变乙苯平衡转化率

C.

F e 2 O 3 降低了乙苯脱氢反应的活化能

D.

改变 F e 2 O 3 颗粒大小不影响反应速率

Ⅱ.苯乙烯的聚合

苯乙烯聚合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的关键步骤是某 Cu (Ⅰ)的配合物促进 C 6 H 5 C H 2 X (引发剂, X 表示卤素)生成自由基 C 6 H 5 C H 2 ,实现苯乙烯可控聚合。

5)引发剂 C 6 H 5 C H 2 Cl C 6 H 5 C H 2 Br C 6 H 5 C H 2 I 中活性最高的是_____

6)室温下, Cu+ 在配体 L 的水溶液中形成 [CuL 2 ]+ ,其反应平衡常数为 K

CuBr 在水中的溶度积常数为 K s p 。由此可知, CuBr 在配体 L 的水溶液中溶解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所有方程式中计量系数关系均为最简整数比)。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金刚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通过下列途径制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环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个原子共平面:
(2)金刚烷的分子式为,其分子中的 C H 2 :基团有个;
(3)下面是以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

其中,反应①的产物名称是,反应②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是,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
(4)已知烯烃能发生如下反应:

请写出下列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

(5) A 是二聚环戊二烯的同分异构体,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A 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加热氧化可以得到对苯二甲酸[提示:苯环上的烷基( -C A 3 -C H 2 R -CH R 2 )或烯基侧链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得羧基],写出 A 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

请回答下列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有关问题。
(1)下图是用 KMn O 4 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

装置 B C D 的作用分别是:
B
C
D .
(2)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 NO 气体。
①下图中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填序号);
②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不填)

应加入的物质

所起的作用

A

B

C

D

③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 C r 2 O 7 2 - Cr O 4 2 - ,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伤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方法1:还原沉淀法
该法的工艺流程为
Cr O 4 2 - 转化 H- C r 2 O 7 2 - 还原 F e 2 + Cr 3 + 沉淀 O H - Cr(OH)3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
2Cr O 4 2 - (黄色)+2H+C r 2 O 7 2 - (橙色)+ H 2 O

(1)若平衡体系的 pH=2 ,则溶液显色.
(2)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
a. C r 2 O 7 2 - Cr O 4 2 - 的浓度相同

b. 2v(C r 2 O 7 2 - )=v(Cr O 4 2 -

c.溶液的颜色不变
(3)第②步中,还原1mol C r 2 O 7 2 - 离子,需要mol的 FeS O 4 ·7 H 2 O
(4)第③步生成的 Cr(OH ) 3 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
Cr(OH ) 3 (sCr 3 + (aq)+3OH-(aq

常温下, Cr(OH ) 3 的溶度积 K s p =c(Cr 3 + )c3OH-=10 - 32 ,要使 c(Cr 3 + 降至 10 - 5 mol/L ,溶液的 pH 应调至

方法2:电解法
该法用 Fe 做电极电解含 C r 2 O 7 2 - 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 pH 升高,产生 Cr(OH ) 3 沉淀。

(5)用 Fe 做电极的原因为
(6)在阴极附近溶液 pH 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解释)
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
C H 3 CH-C H 2 +CO+ H 2 C H 3 C H 2 C H 2 CHO C H 3 C H 2 C H 2 C H 2 OH ;

CO 的制备原理: HCOOH CO ↑+ H 2 O ,并设计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如图)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室现有锌粒、稀硝酸、稀盐酸、浓硫酸、2-丙醇,从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制备氦气,丙烯。写出化学方程式:
(2)若用以上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 CO ,装置中 a b 的作用分别是
c d 中承装的试剂分别是。若用以上装置制备 H 2 气体发生装置中必需的玻璃仪器名称是 ;在虚线框内画出收集 H 2 干燥的装置图。
(3)制丙烯时,还产生少量 S O 2 , C O 22 及水蒸气,该小组用以下试剂检验这四种气体,混合气体通过试剂的顺序是(填序号)
①饱和 N a 2 S O 3 溶液②酸性 KMn O 4 溶液③石灰水
④无水 CuS O 4 ⑤品红溶液
(4)合成正丁醛的反应为正向放热的可逆反应,为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你认为应该采用的适宜反应条件是

a. 低温、高压、催化剂 b. 适当的温度、高压、催化剂
c. 常温、常压、催化剂 d. 适当的温度、常压、催化剂
(5)正丁醛经催化剂加氢得到含少量正丁醛的1-丁醇粗品,为纯化10-丁醇,该小组查阅文献得知:① R-CHO-NaHS O 3 (饱和)→ RCH(OH)S O 3 Na ↓;②沸点:乙醚34°C,1-丁醇118°C,并设计出如下提纯路线:
粗品滤液 有机层1丁醇、乙醚纯品

试剂1为,操作1为,操作2为,操作3为_。

某同学进行实验研究时,欲配制 1.0mol/L Ba(OH ) 2 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 Ba(OH ) 2 ·8 H 2 O 试剂(化学式量:315)。在室温下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为探究原因,该同学查得 Ba(OH ) 2 ·8 H 2 O 在283 K 、293 K 和303 K 时的溶解度( g /100g H2O)分别为2.5、3.9和5.6。
(1)烧杯中未溶物仅为 BaC O 3 ,理由是
(2)假设试剂由大量 Ba(OH ) 2 ·8 H 2 O 和少量 BaC O 3 组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成分检验。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考虑结晶水的检验;室温时 BaC O 3 饱和溶液的 PH =9.6)
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稀硫酸、 NaOH 溶液、澄清石灰水、pH计、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管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适量试剂于洁净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滤液和沉淀。
步骤2: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
步骤3:取适量步骤1中的沉淀于试管中,。
步骤4:

(3)将试剂初步提纯后,准确测定其中 Ba(OH ) 2 ·8 H 2 O 的含量。实验如下:
①配制250 ml 0.1mol/L Ba(OH ) 2 ·8 H 2 O 溶液:准确称取 w 克试样,置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将溶液转入,洗涤,定容,摇匀。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 ml 所配制 Ba(OH ) 2 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将(填"0.020"、"0.05"、"0.1980"或"1.5") mol/L 盐酸装入50 ml 酸式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盐酸 Vml
③ 计算 Ba(OH ) 2 ·8 H 2 O 的质量分数=(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
(4)室温下,(填"能"或"不能") 配制 1.0mol/L Ba(OH ) 2 溶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