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破阵子
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
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 |
B. |
词人着展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 |
C. |
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
D. |
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
(2)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王维,晚年吃斋奉佛,在长安东南蓝田县的辋川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①雉雊(gòu):野鸡鸣叫。②式微:《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这首诗首联中的“归”字是关键字,全诗围绕“归”共写了哪几幅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全诗来看,这几幅图画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其一)
秦观[注]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注】秦观:北宋著名诗人,先后多次贬官遭徙,一生潦倒失意。
(1)请分析“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效果。
(2)这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请指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1~2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 |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
2. |
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21——22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睛池馆①燕争泥。沈郎②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③啼,此情唯有落花知。
注:①池馆:周围有水池的屋子。②沈郎:即多病的诗人沈约,这里指词人自己。②鹧鸪:一种鸟,其啼声俗谓似"行不得也哥哥"。
21.请简要分析上阕是通过哪些意象写出了怎样的情景。(4分)
22. “此情唯有落花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