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依据波茨坦盟国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宣言,迅速解除敌伪军的武装,收复一切敌占城镇交通要道,把沦陷区一万万六千万同胞赶快解救出来……一定要坚决扫除前进途中的一切障碍,逼迫敌伪军向我投降,彻底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伪军,收缴敌伪军的武装,占领城镇和交通要道,摧毁敌伪组织和反动势力,维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权!

——《<解放日报>社论》(1945年8月13日)

材料二 1945年8月10日,蒋介石电令各战区:对敌可能之抵抗的阻挠,应有应战准备;并应警告辖区以内敌军,不得向我已指定之军事长官以外任何人投降缴械;对封锁地伪军应策动反正,并迅即确保联络掌握,令其先期包围集中之敌,先期控制敌军撤离后之要点要线,以待国军到达。

——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日本战败之际,杜鲁门认为,“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8月10日,美国政府下达指令:利用日本军队作守备队,阻止共产党前进,以待美国帮助国民党把军队运送到华南并把美国海军调到中国海港,15日,杜鲁门的《一号通令》要求日本天皇命令中国战区的日本海陆空将领(除满洲外)都向蒋介石投降。根据这一方针,美国大力帮助蒋介石运兵到华北、华东,美国军队在天津、青岛等地登陆,10月下旬起开始助蒋向东北运兵。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在接受日本投降问题上的主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的做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见下表)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0—15世纪
远洋航海技术
宋、元
明前期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儿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至19世纪中叶
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
进化论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至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
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胡佛在大萧条期间的言论:政府的惟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实际上并没有人挨饿……问题出在心理上,并不是美国经济有什么毛病
材料二罗斯福曾说:“国家对公民所负的义务乃是仆人对其主人所负的义务……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我国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的存在……我们所寻求的只是我们经济制度中的平衡——即工农业之间的平衡以及工资收入者、雇主于消费者之间的平衡……
——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二战以后,继罗斯福新政,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主义出现一个“黄金时代”。英国爱德礼政府为稳定政治和经济,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等国有化。德国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放松政府对经济控制的做法,降低对进口货物征收关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胡佛对政府责任的看法?从中体现胡佛怎样的经济思想
(2)从罗斯福上述言论来看,他制定了哪些措施保障公民利益?这体现了新政的什么特点?
(3)依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德国经济政策于英国有何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特点。(2分)1912—1919年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其原因是什么? (9分)
材料二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见下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2)你认为F1可能是哪些因素?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期间就以“绿色倡议”为诉求,迎合气候意识日益增强的广大选民。但美国作为碳排放第一大国,目前承诺的减排却是主要发达国家中最低的。2009年6月,奥巴马力挺的《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在众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但这一法案还需经过的参议院审议工作被一再推迟,而迟迟不能生效。有评论认为:“国内政治制约了奥巴马减排努力”。
(1)从美国政体的角度,说明奥巴马在竞选时“迎合广大选民”的原因。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国内政治制约奥巴马减排努力”的认识。

材料一香港《明报》报道:19世纪唯物社会主义思想家马克思,以凌厉后劲压倒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千禧年“最伟大思想家评选”中胜出。
材料二现在,越来越多的德国人也准备开始了解这位一百多年前的伟大的思想家。影响力逐步扩大的德国左翼党领袖拉方丹自然是马克思的坚定信徒。因为金融危机而焦头烂额的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现在也开始阅读《资本论》。如今已经数个月没有睡个安稳觉的施泰因布吕克,甚至成了马克思的粉丝。施泰因布吕克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杂志采访时说:“通常情况下,大家都承认马克思理论的相当一部分是不错的。”《汉堡晚报》则评论说:“马克思的魅力正在飞速增加。”——摘自《广州日报》
(1)材料一中说马克思在“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中胜出,主要是因为他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的哪些贡献?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是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