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0年,法国元帅福煦曾说:“飞机只是玩具,没有什么军事价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飞机分配到的任务仅有目视侦察一项,之后开始尝试空中照相。由于战争需要,飞机逐步应用于空战,驾驶员用枪支互击,用手投掷炸弹。1915年,德国出现配置机枪的战斗机,交战国开始争夺制空权。1916年,德国运用“空中马戏团”的方式组成特殊的作战中队,并于1917年最先制成全金属军用飞机,使空军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1918年,协约国和美国发起总反攻时,拥有飞机 8000 多架,而德国有 3300 余架,协约国牢牢掌握了制空权。

——摘编自(英)李德•哈特《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飞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情况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飞机应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产生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效益如何分配,都无需政府干预。政府唯一的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动、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材料二: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材料三: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材料四:里根当选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要实行政府少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政策来番“引人注目的改变”。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经济思想?它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分析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史实说明“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3)材料三中说“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列宁的思路指什么?好在什么地方?模式僵化了又指什么?这一模式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4)材料四中,里根政府对美国经济政策来番“引人注目的改变”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改变取得了哪些成效?

对于中国是否实行“三权分立”制度,邓小平曾说过“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奠定英美两国政治体制的法律文件是什么?两国各自形成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人们习惯上把17~18世纪的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称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你认为这些革命的胜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邓小平所说的“三权分立”是在西方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提出来的?这场运动发生的根源是什么?它对中国等亚洲国家有何重大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国民经济恢复情况怎样?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国革命出现过两次严重失败或挫折。请回答:
(1)指出这两次失败或挫折,并从客观、主观两方面概括其基本原因。
(2)面对严重的失败或挫折,中国共产党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合则两利,离则两伤;捐弃前嫌,携手并进。我们希望李登辉先生从现实出发,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祖国统一、民族振兴做出贡献。
——1990年6月11日江泽民讲话
材料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以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请回答:
(1) “合则两利”的历史依据是什么?“捐弃前嫌,携手并进”在历史上最有利的证明是什么?
(2) 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什么?后来发展为什么构想?这一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并首先在什么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