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同学在学校“种植基地”里种植玉米,并进行观察和研究。下图是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及部分结构示意图。
(1)玉米是单子叶植物,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储藏在_____中。
(2)玉米播种前要适度松土,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_____。
(3)玉米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请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写出一条能提高玉米产量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
(4)玉米的花为单性花。自然状态下,常因传粉不足,导致成熟的玉米果穗上有缺粒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玉米开花时,同学们常常要对玉米进行_____。
(5)已知玉米籽粒的甜与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将一株非甜玉米与另一株非甜玉米杂交,后代既有非甜玉米,也有甜玉米,推测后代中非甜玉米的基因组成是_____(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
下图左A、B两瓶的容积和瓶中的种子量相同,A瓶中装的是萌发的种子,B瓶中装的是煮熟并冷却到室温的种子。最后各插入一支温度计,24小时后观察分析。
(1)A瓶的温度比B瓶的温度___________(高或低)。
(2)将带温度计的软木塞取下,把两支燃烧的蜡烛分别放进两瓶中。结果放进_____________瓶里的蜡烛,火焰会很快熄灭。若在未放入燃着的蜡烛前,将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A、B瓶,振荡后倒出,观察石灰水,发现变浑浊的仅____________瓶。
(3)上图右四幅图片依次是用天竺葵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前四步。第一步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步在大、小烧杯中装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在探究阳光和植物光合作用关系的实验,某同学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1)根据上图分析,整个探究过程的合理步骤是:→→2→步骤X→4→→。(填图中序号)
(2)步骤X应该是,其正确的实验装置是下图中的()
(3)步骤③中,进行黑暗处理的作用是。
(4)进行步骤①的环境条件是。
(5)在步骤⑥中,滴加的试剂是,其目的是为了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
(6)该实验结果说明了。
下表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据表回答:
烧杯编号 |
种子数 |
种子所处的环境条件 |
A |
50粒 |
适量的水、25℃ |
B |
50粒 |
①、25℃ |
C |
50粒 |
适量的水、4℃ |
(1)若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作对照的两组烧杯是(填烧杯的编号)。若每组种子数量都是1粒,你认为是否科学?(选填“科学”或“不科学”)
(2)若A与B对照.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表中①处应填的条件是(选填“干燥”或“适量的水”)。
(3)预期种子能正常萌发的是烧杯。若此实验选择的是水稻种子,则其萌发所需营养来自种子的。
实验人员想了解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它们的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2只刚孵化的小鸭。小鸭甲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了,使得它们没有见到自己的母亲。小鸭乙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实验人员给小鸭甲展示了一个气球,同时播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小鸭甲模仿母鸭的行为,并随时跟随在气球左右。请回答:
(1)本实验有一个步骤不严谨,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不严谨之处:。
改正措施:。
(2)小鸭甲的行为发展过程可以用下列哪个术语描述。()
A、先天行为 B、简单反射 C、学习行为 D、本能
(3)小鸭乙最好被称为()
A、同一变量 B、实验模型 C、实验组 D、对照组
(4)如果不是把小鸭甲放在气球周围并播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播放母鸭叫的录音,则小鸭甲:()
A、它们会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B、它们会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C、它们会吓唬其他的小鸭
D、它们会失去繁殖能力
一到春季.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
A |
B |
C |
实验处理 |
将烤干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将新鲜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将①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②环境里 |
实验结果 (一周后观察) |
不发霉 |
发霉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B两组实验构成对照实验,其中的实验组是;他们探究的问题是: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2)如果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新鲜和低温(0℃以下).则B与C也构成对照实验,该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是;实验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
(3)上述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