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青菜是中国常见的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南方,青菜就是青菜。既名曰“青菜”,一定要绿油油的才讨喜。但在大部分北方人的眼中,“一份青菜”约等于“一份蔬菜”,内涵边际非常大,黄瓜、芹菜、莴笋、茄子、萝卜、白菜等等都包括在内,可谓包罗万象。蔬菜品种众多,但在过去,因为种种条件限制,许多地方还是很难吃到新鲜多样的蔬菜。如今,随着种植技术和物流运输的发展进步,设施蔬菜、高原夏菜、南菜北运等丰富着居民的“菜篮子”。一年四季、随时随地、各式各样,吃想吃的菜已经不再是难事。
(摘编自张君燕《餐桌上的青菜》等)
材料二:
青菜口感清淡,是餐桌上的常客。冬日里民间有一道“青菜豆腐汤”。烧上一锅青菜,切几块豆腐放锅里,热气氤氲,一家人吃得浑身热乎乎的。据说这道菜,还有个美好的寓意:青菜豆腐保平安。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说青菜“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咳”。
青菜朴实无华,散发着平常日子里的烟火气,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据说郑板桥当年流落苏北小镇时,在房门口贴了副对联:“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想想,在一个偏僻的小镇,郑板桥自己种菜,过着清苦淡泊的生活,但他还能在寻常事物中看出一点动人的美来,歌咏生活。
(摘编自徐廷华《青菜》)
材料三:
齐白石,湖南省湘潭县杏子坞人。他常以白菜、萝卜、蘑菇、柿子等蔬果入画,画中寄寓了深厚的精神内涵,画风亦俗亦雅,喜爱者甚多。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青菜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它的内涵边际在我国南北方存在较大差异。 |
| B. |
没有种植技术和物流运输的发展,居民就难有随时吃各种蔬菜的自由。 |
| C. |
引述清代的《本草纲目拾遗》材料,意在强调人们生活离不开青菜。 |
| D. |
郑板桥和齐白石都善于从寻常事物中发现美,进而表现美、创造美。 |
(2)青菜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3)校园艺术活动周期间,班级开展“艺术与生活”主题活动,某小组准备推荐材料三齐白石的两幅画作。请你结合材料,从命名用意角度拟写一段推介语,代表该小组在班级交流。
石家庄希望学校“春草文学杜”要举办一个“走进文学”的活动,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组织者,请完成下列活动。文学社计划开展一次“我与文学”的即兴演讲比赛,请你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文学社计划组织一次“我与大师面对面”的活动,请一些同学扮演古代文学家,进行文学宣传。扮演的角色有:苏轼、孔子、龚自珍、李白、马致远。在排座次时大家发生了分歧,请你按年代的先后顺序帮他们排列一下:
如果大家让你邀请河北著名作家铁凝来为同学们做一场文学讲座,你会对铁凝怎样说呢?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一段话的意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一位老师对一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说:
你在小学考第一名,这不算什么,还有中学呢;你中学考了第一名,这不算什么,还有大学呢;你大学考了第一名,这不算什么,你还没参加工作呢;你参加了工作谋了个好差事,这也不算什么;有个好差事,你并不一定就有了好位置;你有个好位置,不一定就能扮好你的社会角色。只有你用自己的学识、智慧、勇气和毅力赢得了社会财富,你才算成功了,但这也不是最后的成功。
这位老师对一名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说:
你小学没考上第一名,这不要紧,还有中学呢;中学没考上第一名,这不要紧,还有大学呢;大学没考上第一名,这不要紧,你将来还要走向社会呢;参加工作了,没有谋个好工作,这不要紧,你还可以寻找;一时寻找不到,这也不要紧,尝试着做几件事,你就会对自己有所发现。你一直没有成功,这不要紧,或许这是件好事,这反倒使你一直保持一种冷静、不自满、从零开始的良好竞技状态。世上本来就没有最后成功的归宿。
从这位老师的两次谈话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请把你的感受写在下面:
用自己的话给下面的人物形象写一句话的评说。(可多角度思考,作有创意的评论。)
(1)愚公:
(2)孔乙己:
仿照下面的例句造一个句子。
例句: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