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践行孝老爱亲 弘扬传统美德】

古人云,“七十古稀,八十耄耋,百岁期颐”。在兰州市榆中县贡井镇吕家岘村有位孝顺儿媳杨翠兰,她40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着年过百岁的公公,而这位朴素的农家妇女正是兰州市“百名孝星”“兰州好人”“中国好人”及省市县“道德模范”的获得者杨翠兰。有人常常会问杨翠兰,在十年九早的榆中北山,在“多灾多难”的人生经历中,是什么支撑她走到了现在。杨翠兰憨笑着说,她没有什么学问,只记住了老一辈常说的“敬谷得田、敬老得福”!她始终相信,只要勤勤快快种地就一定会收获粮食,只要孝老爱亲就一定会和家人过上好日子!

孝老爱亲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奉行遵守的基本道德。杨翠兰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却用平凡点滴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身上闪烁的质朴、勤劳、孝老、爱亲等人格魅力,演绎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闪耀着当代中国妇女顽强的斗志和勇气。她以朴实无华的言行,默默抒写人间最美的真情。

(1)杨翠兰用平凡点滴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习杨翠兰的美德对青少年有何意义。

(2)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践行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

(3)请为践行孝老爱亲撰写一条宣传标语。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情景一:某考场,一个女生在考试时,因为紧张而导致许多原来会做的题目做不出来,一怒之下撕了试卷并哭着离开了考场。
情景二:小张在一次考试时,本属自己强项的数学考砸了,他难过得流下了眼泪。试卷发下后,他冷静地分析了自己出错的原因,认认真真地把试卷订正一遍,并将做错题的原因记录在册,使这次失败成为鞭策自己的动力。根据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位同学的情绪表现有什么不同?
(2)这两位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各自产生什么不同的行为后果?

以下是小明在与朋友交往中的几个情景:
情景一:过生日时,同桌送给他一张自制的贺卡,小明不屑一顾地说:“我不要,妈妈说便宜没好货!我妈妈从日本给我带礼物了,可贵呢!”
情景二:有位成绩很差的同学,一次唱歌比赛的了一等奖,小明认为没什么了不起得,但同学们却视他为明星。
情景三:同桌的妈妈出差带回来一些热带水果,同桌给很多同学都分了,但就是不给小明,还对他说:“你说的非‘必胜客’不吃,这水果很便宜,你是不会吃的。”其实小明非常想尝尝那热带水果
(1)情景一中的小明的做法正确吗?他应该怎么做?
(2)情景二中的小明的做法正确吗?他应该怎么做?
(3)从情景三小明的境遇中,你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网友聊天记录:
旺仔牛奶:生命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为有了生命才变得生动和精彩
酸 酸 乳:我们如果想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需要每一个人去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特别是珍稀野生动植物,因为他们是与我们同住地球家园的朋友。
请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从“神奇的生命世界、我们的朋友、我们够朋友吗”等方面谈谈你的感悟。并谈谈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打算。

材料一:19世纪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肖邦,为了给祖国争光而出国深造。他出国时带了一捧祖国的泥土来怀念自己的祖国。后来肖邦客死他乡,临终前他嘱咐自己的姐姐一定要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以表示他生前不能回到祖国,死后也要和祖国在一起。
材料二:爱国商人黄伯海,虽然在海外漂泊,可始终心系祖国,时刻想着为祖国建设作贡献。1990年,他不顾许多人的劝阻,毅然回国投资,对祖国繁荣昌盛充满信心。他的孩子在美国读书,回到家里,黄伯海要求孩子一定要说标准的普通话。他说:“我是要他记得,要自强自立,做一个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1)肖邦临死前要求一定要把自己的心脏带回国内,这说明了什么?
(2)黄伯海的爱国之情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

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草帽,二女儿卖雨伞,老太太成天愁眉苦脸的。一位邻居问她:“老人家,你每天都在为什么而发愁呢?”老太太说:“唉,一至下雨天,我担心大女儿的遮阳草帽卖不出去;等天晴了,我又担心二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你说我能不发愁吗?
如果你是老太太的邻居,你会怎么开导她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