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文物是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的见证,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材料一: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赓续。一个个红色故事,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
故事一:在物质匮乏的60年代,铁人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用生命找石油,“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为新中国甩掉“贫油”的帽子作出了突出贡献。 故事二:“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于敏,28载隐姓埋名,带领科研团队,在氨弹技术上打破西方垄断,为我国氢弹的成功试爆作出了卓越贡献。 故事三:决战脱贫,不满30岁的黄文秀放弃大城布的工作机会,主动请缨扎根大山,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
(1)据材料一,概括故事中的英模人物传承的红色基因。(写出三点即可)
材料二:红色纪念地和当地学校积极互动、以红色课堂为依托,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镜头一: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采取将革命传统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学生在菜园体验种植,为他们讲述中共中央“进京赶考”的故事,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镜头二:李大钊纪念馆讲解员和馆内志愿者小讲解员在校园课堂上共同表演情景剧《继承先烈志,共筑强国梦》。同学们在致敬英雄、缅怀先烈中得到精神洗礼,立志做大钊精神的传承者,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同学们通过参加上述活动,深切感受到:红色课堂“有意思”更“有意义”。请依据材料二中的两个镜头,续写你对“有意义”的理解。
红色课堂“有意思” |
红色课堂形式新颖,贴近生活,能够调动我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
红色课堂“有意义” |
红色课堂有利于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认同;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红色承载光荣梦想,自信成就美好未来。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红色文化与自信的中国人的联系。
【用世界眼光看祖国发展】
截止2014年底,中国有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沿线50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将有力带动周边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使我国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找到发展的空间和未来的经济增长点。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倡议,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截至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57个,其中域内国家37个、域外国家20个,成员遍及五大洲。
(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够获得哪些认识?
(2)作为全球化时代的青少年,要想为世界的发展尽一份力,你打算怎样做呢?
2009年,我国制定食品安全法,2013年启动修订,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将建立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和处罚制度,有望2015年出台。
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重点清理、取缔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作坊”、“黑窝点”,不断打出执法重拳,使不法分子“步步惊心”。
上述材料能够反映哪些教材重要观点?(写出4个方面的要点即可)
2015年新学期开始,各类学校发出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倡议,同学们积极响应并行动起来。在我们身边,节俭现象已随处可见。请分享自己或其他同学一些节俭的好做法。(6分。写出3个即可)
【反对铺张浪费,践行勤俭节约】
2015“两会”召开期间,继续推行节俭办会的风尚,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记者在北京铁道大厦,经济界、农业界委员驻地探访发现,委员驻地餐饮标准较以往更加朴素,只有10个热菜5种主食、饮料,没有酒水,只有茶水、白水、柠檬水和一种果汁。委员房间布置简单,没有鲜花,茶几上只有一份报纸。委员不再使用一次性拖鞋,改为反复使用的塑料拖鞋,等等
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反对铺张、节俭办会的理由。
某校九年级(2)班举行“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同学们积极发言,热烈讨论。
班会上,同学们展示了各自搜集的相关资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下面是其中的一个片段,你认为从这些事实材料中,他们会得出怎样的结论。
事实材料 |
结论 |
国家法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按照有关少数民族的习惯制定放假办法;少数民族职工参加本民族重大节日活动,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放假,并照发工资。 |
例: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代表人数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总人数的比例,均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第十二届全国人大2987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09名,占代表总数的13.69%,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
|
除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语言。民族自治地方有使用民族语言的广播电视机构154个,中央和地方电台每天用21种民族语言进行广播。 |
|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各省市在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口支援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陆续建设了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 |
(2)班会上,同学们围绕着“民族团结教育”主题,进行了交流、分享。最后,班长作了总结发言。你认为班长会从哪些方面来作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