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成长 明理践行】
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我。运用你的经验,解决下列成长中遇到的困惑。
成长中的我
学习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面对日益增多的学习任务……
“我”
(1)应该:___
理由:____
我与父母
父母对我悉心照料、默默陪伴,但有时也会“唠叨”……
“我”
(2)应该:____
理由:__________
我与社会
我在超市买东西付款时,售货员阿姨多找给我10元钱……
“我”
(3)应该: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
(4)回望初中三年,“我”收获了什么?
农历五月节日里,最温情的一定是粽子。温情的粽子是华夏的喃语,还是家人的牵挂。祖祖辈辈,心系家国命运。修身齐家,孝为百善之先。记忆中的端午有颜色,有香气,更有家的味道。
(1)材料蕴含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请你列举一项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2)请结合“家”字的写法和日常生活中的体会,说说中华文化中的“家”有什么意义?
我国在2021年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止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从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
材料一:2021年,广东珠三角核心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80.9%,而广东的东翼、西翼、北部生态发展区分别占6.2%、7.0%、5.9%。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所学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广东为什么要推进乡村振兴。
材料二:近年来,广东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广东探索形成富有本地特色的党管“三农”工作新体制,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强化种业科技创新,开展优质稻育种;加大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支持力度,仅2021年就统整省级支农资金300多亿元;行政村集中供水基本全覆盖,通客车率达100%,农村5G、4G基站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踏上强国之路”的相关知识,说明广东是如何促进共同富裕的。
家庭教育关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国家民族长远发展。
材料一: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同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98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该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1)指出材料一中的国家机关分别行使的职权。
材料二:小雷今年8岁,读小学二年级。小雷的父母分居后,他与父亲共同生活,母亲不再与小雷联系。父亲只重视小雷的学习,总是强迫他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学科培训,经常忽视他的体育锻炼。小雪对学习缺乏兴趣,沉迷网络游戏,父亲见他屡教不改,多次殴打他。
第二十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应当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阻碍另一方实施家庭教育。 第二十二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救育促进法》) |
(2)你赞同小雷父母的做法吗?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的法治知识说明理由。
材料三: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是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为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喻户晓,某社区拟在2023年5月举办宣传活动。
(3)请为该活动撰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有一千余名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面向天安门城楼献词,表达对党的生日祝福。这是在中国共产党进行庆祝活动中,第一次出现青少年献词环节。
100年前,一群年轻人从一艘红船扬帆起航,敢教日月换新天,让山河焕新颜。100年后的今天,青少年们在天安门广场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青少年必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法理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威胁和挑战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百年变局凸显,世纪疫情叠加,外部环境严峻,世界再次陷入动荡。有学者认为,当下中国国家利益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摆在第一位的国家利益是促进人民幸福,创造和增加财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现代化进程的持续稳定。
结合材料和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提出实现国家发展利益的主要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