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低碳化”主要是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若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2)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进一步实现“低碳化”,这一生理活动发生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_中。

3)工业生产中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燃料会产生废气,随着降雨落下来形成________;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排放到河流中,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4)请写出一条实现“山清水秀”的建议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李明同学在2片载玻片上都滴有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下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含好氧的草履虫较多的液滴应从培养液的 (填“表”或“底”)层吸取。
(2)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目的是:()

A.刺激革履虫 B.给草履虫供氧
C.连通两个液滴 D.杀死草履虫

(3)用镊子夹取一点该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以下三空填“有害”、“有利”、“既不有利也不有害”)
①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________ 刺激。
②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_______刺激。

在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后,同学们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对话,请分析回答:
甲: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乙:利用培养基,怎样证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呢?
丙: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接种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丁:根据生活经验和常识,我认为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
(1)四位同学的对话,可以作为探究问题的是 ,可以作为假设的是
(2)以下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步骤,请进行排序: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恒温培养 B.接种
C.观察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

(3)在观察现象时,发现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 菌落。
(4)实验结果证明:洗手后,手上的细菌明显减少了.这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启示?

请回谷有关“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有关问题:
某同学做了如下图的实验:①向1号、2号试符中各加入2毫升冷却的浆糊;② 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亳升淸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③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取出,待冷却后各加入2滴碘液。请回答:

(1)该小组同学在实验中设置了1号和2号两支试管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一组
(2)两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1号试管 ; 2号试管 。(变蓝、不变蓝)
(3)为了模拟口腔温度,烧杯中的1号、2号试管适宜放罝在 °C(27℃、37℃、47℃)的温水中,效果最好.
(4)该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对 (淀粉、进白质、脂肪)有消化作用。
(5)若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将煮沸制成的浆糊立即注入到试管用.,接着才按实验要求进行实验。则2号试管里物质的颜色 (变蓝、不变蓝),因为浆糊温度高,_ 活性被破坏,淀粉没有被分解,

实验探究题26.张娟同学想探究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的关系,她做了如下实验:在黑暗条件下培育出韭菜幼苗(呈黄白色),将其分成两等分,分别放入盛有少量水的甲乙两烧杯中,然后将甲烧杯罩上大号的透明塑料袋,乙烧杯罩上大号的黑塑料袋,同时放在阳光下,观察记录颜色的变化。
(1)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所要探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为了保障实验结果的合理性,除实验变量外,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

A.相同的条件 B.不同的条件
C.相对的条件 D.相似的条件

(4)在这个实验中,甲组为组;乙组为________组。
(5)请你预测实验现象:
(6)该实验的结论是: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褐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当你搬动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的过程填写完整。
① 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② 做出假设:
③ 制定并实施计划:在实验中的变量是 ,该实验如果只用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④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见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答:
⑤表达和交流。
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结束后应该对鼠妇做怎样的处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