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和平与发展需要各国人民共同维护。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世界之变促使全球治理随之发生变化。全球治理仍然需要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与此同时,改革原有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方案。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下册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围绕“全球治理”选择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至少运用两个史实,逻辑清晰)
(8分)中国古代经济曾经领先世界,然而清代以来却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距今约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在农业上领先世界的成就是什么?水利工程的兴修也能推动农业的发展,请问秦国哪一大型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制造出了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请说出它的名称。宋代是我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哪一城市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我国古代哪部著作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此时在哪一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我国经济重心又逐步转移到了哪一流域?
(4)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基础是什么?
近代化是指以近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推动力,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主要表现有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思想的理性化。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二: “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变成了生产中真正的狂飙时期。”
——马克思
材料三: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
——《大国崛起》
材料四:有一位思想家,他“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宣扬人天生的自由,主张由开明君主执政”。
结合所学知识,并回答:
(1)材料一出自于哪一部法律文献?通过这一文献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二,请写出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及最先兴起的国家。简述工业革命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请列举一位德国历史上伟大的作曲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涌现出了一批发明家,请写出其中一位人物及其成就。
(4)材料四中的“他”是谁?他所引领的是一场什么运动,促成了世界范围内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近代以来,中国外交经历了百年的屈辱历史,到新中国成立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道路。这一过程充满艰辛,相继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尊重。某校八年级(2)班准备开展一节《近代以来的中国外交》的活动课,请你一起参与。
(1)第一组同学:将下列图片的序号填写到下列表格相应的空格处。
时间 |
外交情况 |
史实或成就(填写图片序号) |
|
旧中国 |
弱国无外交 |
||
新中国 |
七十年代 |
外交出现新局面 |
|
八十年代 |
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 |
||
21世纪初 |
外交事业新成就 |
(2)第二组同学:介绍新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史实。
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②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始于哪一年?
(3)第三组同学:介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和外交事业的新成就。
①写出图三中A.B两个经济特区的名称。
②图二会议的召开,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怎样的重要地位?
(4)第四组:结合上述新旧中国的外交状况,分析推动新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连连征战,百姓流离失所,大量逃亡,掀起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更多的北方人迁到了南方。
——人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四: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宋史》
材料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致英王的一封信
请回答:
(1)对比材料三与材料一,江南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我国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江南地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四的这种情况最早出现于何时?此时为鼓励对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来加以管理?
(4)材料五说明清朝前期实行什么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实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5)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你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近两年来,南海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黄岩岛事件更是引人注目。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追寻国家兴衰之道时,就会深深感到正是海洋主宰着一个民族的盛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1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海洋时代就此开启,然而中国,自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代名词,骨肉的离散与悲欢。
(1)海洋时代到来后,西方国家纷纷而来,他们踢我国门,抢我财富,割我领土,尽显强盗本质!请说说割占澳门和香港的分别是哪两个国家?(2分)港澳回归得益于哪一科学构想?(1分)
材料二:日益严重的海防危机,让当时的中国意识到海军建设的重要性,于是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
(2)“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指什么事件?(1分)再次分离的骨肉指宝岛台湾,日本是通过什么条约割占的?(1分)台湾又是在什么事件之后回归祖国的?(1分)
材料三:2011年11月17日奥巴马在演讲中声称美国重新致力于亚太事务的广阔愿景: “我们在该地区永久的利益要求我们在该地区永久存在。” “美国是太平洋国家,我们要在这里呆下去。”紧接着美国高调出席东盟峰会,与中国周边国家频繁军演,插手中国南海事务,妄图使南海问题复杂化。其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如出一辙。
(3)纵观历史,为实现其称霸的野心,一战以后,美国精心导演了一次会议对亚太地区作出了“安排”,请问这次会议上美国是怎样攫取在中国的特权的?(1分)
(4)综合三个材料和现实,请你说说中国应该怎样应对南海问题?(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