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①且徐行。竹杖芒鞋②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③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④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吟啸:高声吟咏。②芒鞋:草鞋。③料峭:形容微寒。④萧瑟:指风雨吹打树木的声音。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词的上片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所展现的画面。
(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题
过湖
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的第一句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离别家乡时看到的美景。 |
B.由“日暖”“风香”“落梅”等词语可以推断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春天。 |
C.诗中描写的山,具有一种朦胧美。 |
D.“白鸥飞处带诗来”一句表现了诗人诗兴大发。 |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写景的角度有视觉、嗅觉。 |
B.从写景的手法上来看,动静结合,富有生机 |
C.诗中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 |
D.这首诗写景的顺序是由远及近。 |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诗歌的颔联表现了怎样的环境特点?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古诗《饮酒》。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全诗融叙事、议论、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 (2分)
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中的“见”字持不同见解。有人认为“悠然见南山”好,也有人认为“悠然望南山”好。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诗歌赏析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
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
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用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
D.全诗格调清新,富有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尚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
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
阅读下面的诗
征人怨①
岁岁金河复玉关②,朝朝马策与刀环③。
三春白雪归青冢④,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释】①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②金河:即黑河。玉关:玉门关的简称。
③马策: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喻征战事。④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或暮春。青冢:汉王昭君墓。诗题为“征人怨”,你从诗歌的内容中体会出征人那些“怨”?
请从修辞或表现手法等角度评析诗歌三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