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开篇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写出风吹茅屋、茅草纷飞的情形。 |
B. |
诗人称呼“南村群童”为“盗贼”,表明了他对群童的痛恨。 |
C. |
“俄顷”两句借描写狂风停息的情景,营造深夜恬静的氛围。 |
D. |
“娇儿恶卧踏里裂”写出了孩子睡相不好、蹬破被里的情状。 |
(2)这首诗交织着诗人的种种痛苦和强烈的渴望,请根据诗歌内容写出你的理解。
阅读唐朝严维的诗《丹阳送韦参军》,完成小题。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诗的一、二两句,是从哪两方面写送别的?
仔细体会第三句诗中“望”字的妙处。
诗的末句“寒鸦飞尽水悠悠”中包含了哪些感情?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诗中体现“新春”特点的两个字是“”和“”。
三、四句中,作者想像繁花似锦、游人如云的景象,意图是什么?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牧童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水墨图,请你给这幅图拟一个标题。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向往怎样一种生活?
古诗文阅读(22分)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人观察途中景物的立足点是 。
诗人行进途中心情如何?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