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像材料蕴含丰富的信息,提取并释读其中的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费尔南·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晚期玻璃制造业生产方式的特征。


材料二:

图1:______

解说词: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解放牌汽车投入批量生产,为中国汽车工业的独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2:“联产承包好”

解说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大危机下的失业潮

解说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欧洲联盟

解说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给图1拟一个标题。从图2至图4中任选一张照片,参照图1示例写一份解说词。


3)根据材料三,写出汽车驾驶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归纳使用图像材料的注意事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识图题: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秦始皇和汉武帝像

思考并回答: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是什么朝代?它的统一有什么重大意义?
(2)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学说采取的政策有何不同?但都有什么相同的目的呢?
(3)人民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答出两点即可)

材料阅读题: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丝绸之路路线图材料二: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

材料三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了中国关于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即建立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统一交通基础设施,消除消除壁垒,并进一步推进各方合作。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A出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请写出它的地名?对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这条路线开通于哪个朝代?
(2)阅读材料二,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除了表格中的,你还可以列举出哪些?(列出两个即可)。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
(3)阅读材料三,思考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意义?

探究: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步骤一走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
(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图一图二房屋的名称各叫什么?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步骤二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事例
(2)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是什么?战国时期,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又是哪一工程?
(3)战国时期,谁提出了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主张?
步骤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两个。
(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精神的伟大民族。
【走进历史整理史实】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和灾难的历史。请列举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侵略战争。
(2)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仔细辨认图中人物,将图片下方的序号填入表格。

历史事件
人物序号
虎门销烟

黄海海战

百团大战


【回顾历史昭示未来】
材料一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臧克家《红血洗过的战场》
材料二近代以来,由于我们一盘散沙,我们的民族总是在斗争中遭到失败。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抵抗力量。
材料三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材料二、三摘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
(3)材料一描述的是哪次战役?结合材料谈谈抗战时期中国军民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学习?
(4)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习近平2014年4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材料二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1)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和“共和之路”分别指的是近代的志士仁人为探索救国道路所作的哪些尝试?
(3)材料二中“自救之路”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强国之路,试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4)据材料三,“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
(5)从近代中国的百年沧桑巨变中,谈谈你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