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北魏献文帝、孝文帝皆年幼继位,冯太后长期主持朝政。她主张“准古典”,即遵从周汉魏晋传统制度文化,鉴于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历经动乱、学校不兴,她下令在各郡置博士、助教官,建立官办学校,又因“皇子皇孙,训教不立”,下令在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创立“皇宗学”,专门教育皇室子弟。孝文帝在皇宗学学习期间,“未尝不《书典》在怀,《礼经》为事”。鲜卑人喜欢歌舞,冯太后亲自参与编写浅显易懂的《劝戒歌》300余首,并谱成曲调演唱,以鲜卑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中原文化,这些措施为进一步改革做了准备。冯太后去世后,孝文帝将她的谥号定为“文明”。

——据《魏书》等

(1)根据材料,概括冯太后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冯太后教育改革的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学者建议应该把“滇西抗战”写进中学历史教科书,足以说明云南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让你再搜集相关资料来论证“云南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还有哪些例子?并简单说明理由。

“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法]维克多·雨果(1802-1885)
材料中雨果设想的欧洲是什么样的欧洲?在他去世的一百多年后,这个“梦想”进展得如何?试举出其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两件事例。

唐太宗时期管辖新疆地区的主要机构是什么?请简评其历史意义。

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尤其是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统治者更是十分重视土地问题的解决。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的?这一问题的解决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15分)

从1931年到1945年8月,日本给中国人民带来哪些苦难?中国人民是如何克服并最终取得胜利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