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千岁庵听泉

刘克庄

因爱庵前一脉泉,襥衾来此借房眠。

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

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

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以会到千岁庵借宿,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

B.

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

C.

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

D.

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

(2)诗中以对比的方式,对泉声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咏柳”诗,是托物言志之作,其寓意是什么?
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文意也通,你觉得那一句更好,请简述理由。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树烟。
请结合全诗谈谈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
颈联中两处比喻各有什么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贾 至
柳絮飞时剐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本诗是一首别致的送别诗。王八员外被贬长沙,而送行之人又是因事被贬巴陵的贾至。一句“离恨空随江水长”道尽了个中情韵,请赏析“空”字的妙处。(4分)
送别诗千姿百态,各尽其妙,各具其情。请赏析本诗表情达意方面的表达技巧。(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1~2题。

鹧鸪天预报 [金]王寂

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1.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2.

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回答1~3题。
野菊【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2.

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3.

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