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农村扫盲工作陆续展开,如山西省部分农民“春天下种分散学,夏天锄苗地头学,秋天放假自己学,冬天大搞基建工地学”。由此可见,扫盲工作的开展( )
| A. |
改变了农业耕作方式 |
B. |
发展了农村义务教育 |
| C. |
适应了农村生产特点 |
D. |
结合了农业技术推广 |
历史变迁是复杂的。变迁并非都是进步,有时带来的更多是倒退。下列事实不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秦二世而亡,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 |
| B.“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
| C.戊戌变法失败,维新派沦为保皇派 |
| D.“文革”期间,突出“抓革命,促生产” |
在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有人声称:“他宁愿屈从君主,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而反对方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为协调双方矛盾,《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了
| A.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 | B.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不同产生办法. |
| C.构建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 | D.总统可以对国会立法行使否决 |
有资料显示,1600-1800年欧洲的文盲率大大下降,尤其是1700年以后更为明显。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代议制度的确立②工业革命的推动③文艺复兴的开始④科学革命的影响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年—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7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由此可见,与同一时期其他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 A.以启蒙思想为指导革命的理论基础 |
| B.以资产阶级法律为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 |
| C.以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为根本目的 |
| D.以推进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为主要目标 |
“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 A.君主立宪制 | B.第二次工业革命 | C.责任内阁制 | D.1832年议会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