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巴东三峡》选段,回答小题。(15分)
①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②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据一位老先生说,看巫山的云,要在迷蒙细雨的天气。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几个极高的峰巅,我们可以望得清清楚楚。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与下列哪一项的形成原因是相同的?( )(2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C.每自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 D.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请尽量用文中的语句,概括所选文段的大意。(3分)
请分别概括文段所写巫峡山水的特点。(4分)
巫峡的山峰:
巫峡的江水: 唐诗有句“除却巫山不是云”,把巫山之云看成是天下一绝。选文写出了巫山之云怎样的妙处?(2分)
选择下面一个句子,作点赏析。(4分)
A.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
B.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
沥青阻尼片
①2013年3月,央视质量报告节目曝光了三大豪华车品牌使用释放有毒多环芳烃气体的沥青阻尼片,导致车内空气质量严重污染的事件,引起了国人对汽车产品质量的广泛关注。
②阻尼片,是贴在车身内表面的一种粘弹性材料,紧贴着车身的钢板壁上,主要是为了起到减少噪声、减少震动的作用,也就是说起到阻尼作用。所有小轿车里都安装有阻尼片,如奔驰、宝马等品牌汽车。此外,航天飞行器、飞机等其他需要减震降噪的机械也会用到阻尼片。
③沥青是指煤焦油或石油提炼后产生的残渣,因含有多环芳烃及硫、酚等多种对有害物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早在1976年就将煤焦油沥青列为一类致癌物质。
④在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汽车阻尼片一般都使用高分子树脂材料或者橡胶材料。作为原材料,高分子树脂和橡胶都不会挥发有毒有害气体。使用这两种原材料制作的阻尼片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具有优良的减振降噪性、耐热性、耐寒性、防老性和极强的粘接性。 对人体皮肤无任何刺激作用,对金属、塑料、橡胶等材料无腐蚀作用。
⑤而在中国则存在用沥青制作的阻尼片。这种阻尼片会持续散发臭味,导致车内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以一辆车为例,需要贴这种阻尼片的部位有八到十二处,其中大多位于封闭的汽车驾驶室内,总面积约3平方米,沥青的总用量大约为十公斤。由于太阳暴晒及发动机散热,紧贴钢板的沥青阻尼片因受热极易分解释放有毒的多环芳烃气体,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缓慢的释放过程。
⑥多环芳烃中间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苯并芘。这是一种突变原,是一种致癌的、脂溶性比较强的物质。这种物质被吸入到人体内,可以停留在肺的粘膜上。在这种情况下,人体可能发生细胞变异,这种变异到最后会产生一些阴影或者肿瘤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的产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⑦有专家指出,奔驰、宝马、奥迪这些进口品牌车国产后,之所以采用沥青而不采用树脂、橡胶等环保材料,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国没有关于汽车零部件和辅助材料的相关国家标准,另一方面,使用沥青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根据有关资料编写)文章开头为什么从央视质量报告节目写起?
联系上下文,请你说说“在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汽车阻尼片一般都使用高分子树脂材料或者橡胶材料。”一句中加点的“一般”这个词语的作用。
第④段和第⑤段将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和中国使用的不同的汽车阻尼片进行比较,目的是什么?
第五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结合本文内容,请你为国家质监总局提出两条解决本次央视质量报告节目所曝光问题的建议。
一个低智商的孩子
雁别翅
(1)四十多年前的一天,正在读读高二年级的加拿大少年琼尼·马汶被学校聘请的一位心理学家叫到办公室。心理学家对他说:“琼尼,我看过了你各学科的成绩和各项体格检查,对于你各方面的情况我都仔细研究过了。
(2)“我一直很用功的。”马汶插嘴道。
(3)“问题就在这里,”心理学家说,“你一直很用功,但进步不大。高中的课程看来你有点力不从心,再学下去,恐怕你就浪费时间了。”
(4)马汶立刻用双手捂住了脸:“那样我爸爸妈妈会难过的。他们一直巴望我上大学。”
(5)琼尼·马汶的爸爸是木匠,妈妈是家庭主妇。这对夫妇节衣缩食,一点一点地在存钱,他们是在为儿子上大学而作准备。这一点,马汶是最清楚不过的。
(6)这个只有十六岁的少年,尽管在一次又一次的智力竞赛中名落孙山,但他并不灰心。人的美好特质是多种多样的,怎能以一份智力试验定夺?他始终相信在某一方面,他也许可以发挥他独有的、奇迹般的创造,一样可以使生活充满无尽的乐趣。可是既然父母希望他上大学,他就只好十分用功地去读那些他显得非常吃力的课程。
(7)心理学家用一只手抚摸着孩子的肩膀,说:“人们的才能各种各样,琼尼,”他顿了一下,继续他的理论,“工程师不识简谱,或者画家背不全九九表,这都是可能的。但每个人都有特长,你也不例外。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特长。到那时,你就叫你爸爸妈妈骄傲了。”
(8)马汶从此再没去上学。
(9)那时城里活计难找。马汶找到一份替人整理园圃,修剪花草的活儿。他是个认真而又勤勉的孩子,整天忙忙碌碌地研究那些花草,想它们怎样才能更美丽地装点人们的生活。他常常替人出主意,帮助人们把门前那点有限的空隙精心装点;他对颜色的搭配更是行家,经他布置的花圃无不令人赏心悦目。
(10)不久,顾主们开始注意到这小伙子的手艺,他们称他为“绿拇指”——因为凡经他修剪的花草无不出奇的繁茂美丽。
(11)一天,他凑巧进城,又凑巧来到市政厅后面,更凑巧的是一位市政参议员就在他眼前不远处。也许这就是机遇——马汶注意到有一块污泥浊水、满是垃圾的场地。作为一个园艺工个人,他似乎对这个地方更加敏感。于是,他走上前去,向参议员问道:“先生,你是否能答应我把这个垃圾场改为花园?”
(12)参议员告诉他:“市政厅缺这笔钱。”
(13)马汶说:“我不要钱,只要允许我办就行。”
(14)这使参议员大为惊异——他从政以来,还不曾碰到过哪个人办事不要钱呢!但是,他马上从这孩子热诚的表情中得知:这不是玩笑。他把这孩子带进了办公室。
(15)马汶走出市政厅大门时,满面春风:他有权清理这块被长期搁置的垃圾场地了。
(16)当天下午,他拿了几样工具,带上种子、肥料来到目的地。他的行动马上得到了知情者的有力支持——一位热心的朋友给他送来了许多树苗;一些相熟的主顾请他到自己的花圃去剪玫瑰插枝;有的陌生人还提供了篱笆用料。这消息传到本城一家最大的家具厂,厂主立刻表示要免费承做公园里的条椅。
(17)人们的热心相助更坚定了马汶的信心。他更勤劳地操作着,更精心地设计着。每天很早,人们便看到他那忙碌而敏捷的身影。不久,这块泥泞的污秽场地就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公园:绿茸茸的草坪,曲幽幽的小径,人们在条椅上坐下来还听到鸟儿悦耳的歌声——因为马汶也没有忘记给它们安家。
(18)这一下,全城的人都在谈论,说一个年轻人办了一件了不起的事。这个小小的公园又是一个生动的展览橱窗,人们凭它看到了琼尼·马汶的才干,一致公认他是一个天才的风景园艺家。
(19)现在的马汶已经是加拿大知名的风景园艺家。虽然至今他也没学会说法国语,也不懂拉丁文,微积分对他更是个未知数。但色彩和园艺是他的特长。他使他已年迈的父母感到了骄傲,这不光是因为他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而且因为他能把人们的住处弄得无比舒适、漂亮——他工作到哪里,就把美带到哪里!
(选自《品读》2012.10.总478期)除了智商低的遗憾以外,文中的马汶拥有哪些长处?
请概括(5)(6)两段的内容,说说它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作用。
(1)高中的课程看来你有点力不从心,再学下去,恐怕你就浪费时间了。
(2)一天,他凑巧进城,又凑巧来到市政厅后面,更凑巧的是一位市政参议员就在他眼前不远处。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1)他们称他为“绿拇指”——因为凡经他修剪的花草无不出奇的繁茂美丽。
(2)绿茸茸的草坪,曲幽幽的小径,人们在条椅上坐下来还听到鸟儿悦耳的歌声——因为马汶也没有忘记给它们安家。从马汶的人生经历中,你得到的最大的启迪是什么?它让你由此而产生了哪些思考?
不卖
范春歌
(1)我有朋友是个收藏爱好者,尤其喜欢收集民间工艺品。看了他琳琅满目的收藏品,很是羡慕。他曾得意地说,只要肯出大价钱,没有买不来的宝贝。
(2)那天朋友到家来小坐,进门直摇头,以为他淘宝看走了眼,一问,讲了这么件事。
(3)路上,他遇到一对抱着小孩操乡村口音的年轻夫妇站在天桥下问路,朋友也是个热心人,给指了路。但那对夫妇好像是第一次到武汉,尽管他说得很详细了,他们还是一副找不着北的样子。天冷,风大,小孩冻得直咧嘴。朋友拿出笔给他们简单画了个路线图。
(4)当那对夫妇要转身的时候,他忽然发现对方提的一个塑料袋里露出一对虎头鞋。虎头做得粗眉圆眼,古朴可爱,虎身的刺绣也十分少见,便动了心思,问对方能否卖给他。
(5)夫妇俩愣了一下,互相看了一眼笑道,这是孩子他太姥姥做的。
(6)他又问,老人多大岁数了,夫妇俩说八十多啦。他摸摸虎头鞋说,二十块钱卖给我怎么样。年轻的夫妇只是说,孩子他太姥姥做的。
(7)他将虎头鞋拎到手里看了又看:五十块。夫妇俩有点不知所措:师傅,这是孩子他太姥姥~~
(8)他有点发急地打断他们的话,掏出几张钞票:好,不说了,一百!
(9)年轻的夫妇没有接钱,从他手里拿过虎头鞋,俩人站在路边轻声商量着什么。他不甘心地喊:一百二十。
(10)朋友给我们讲到这里,因为激动脸都微微泛红,说当时真有些生气了,虎头鞋虽好,但就值这个价了,也应该是让这对乡村夫妻动心的价格,足可以给小孩买双上好的皮鞋。
(11)夫妇俩商量了一会儿,拿着虎头鞋微笑着走向他:师傅,你这么喜欢,就送给你好了。说实话,我们一路问路,就数你最热情,还给画张图。唉,怎么谢你好呢!
(12)这下该我的朋友愣住了。套句俗话讲,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夫妇俩将虎头鞋塞到他手里时,他不好意思了:我肯定要付钱,讲好一百二十块,一分不会少。
(13)夫妇俩说,这是孩子他太姥姥做的,不卖。
(14)朋友劝道,你们告诉老人,一双虎头鞋在城里卖了这么多钱,老人家不知会多高兴呢!
(15)对方笑了,女人说:太姥姥知道别人这么喜欢她做的鞋,要掏这么多的钱买,就很高兴了。你拿去给孩子穿,我们捎信让太姥姥再做,方便。
(16)听到这里,我和先生站起来,都想看看这双虎头鞋。
(17)朋友摊开双手:我没有拿,把虎头鞋给他们放进了塑料袋,说,你们告诉太姥姥,她的鞋漂亮极了,有个路人出了很大的价钱,你们都没卖。她老人家一定更高兴。文章以“不卖”为题有什么含义?你还能拟什么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一开始“朋友”花高价想买,而后来夫妇俩相送却不要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说的情节贵在一波三折,请从文中找出三处令人感到意外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14)(15)(17)节中各有一个加点的高兴,说说它们的内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的结尾仿佛尚不完整,请你来续写一个结尾,并说说你从朋友的这次经历中获得了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生有很多可以放弃的东西,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
②你是否知道鲮鱼和鲦鱼的习性?鲮鱼喜欢吃鲦鱼,鲦鱼总是躲避鲮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一个实验:实验者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鲮鱼和一条鲦鱼分别放在玻璃隔板的两侧,开始时,鲮鱼要吃鲦鱼,飞快地向鲦鱼游去,可每次都撞在玻璃板上,游不过去。过了一会儿工夫,鲮鱼放弃了努力,不再向鲦鱼那边游去。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出来之后,鲮鱼也不再尝试去吃鲦鱼了!鲮鱼失去了吃掉鲦鱼的信心,放弃了已经可以达到目的的努力。
③其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有时也会犯鲮鱼那样的错误。记得4分钟跑完1英里的故事吧?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4分钟跑完1英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也曾喝过真正的老虎奶,但是都没实现目标。于是,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人在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路程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大,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实在很多很多。
④然而,有一个人首先开创了4分钟跑完1英里的纪录,证明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断言都错了。这个人就是罗杰•班尼斯特。更令人惊叹的是,一马当先竟引来了万马奔腾。在此之后的一年里,又有300名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完了1英里的路程。
⑤训练技术并没有重大突破,人类的骨骼结构也没有大的改变,数十年前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今天变成了现实?是因为有人没有放弃努力,是因为有了榜样的力量。
⑥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路上,有时候障碍的确存在,甚至很多;但有时候障碍已经消失,或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克服,可我们还误认为障碍仍然存在,不可逾越。可以说,有好多障碍并不是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⑦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胜利者与失败者的重要区别是:胜利者屡败屡战,决不轻易放弃努力;失败者偶遇挫折,却很快放弃了努力。
⑧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道河,那道河叫放弃。
⑨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座桥,那座桥叫努力。 请用文章的观点为本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8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章②—④段,回答问题。
(1)文章举了哪两个事例来证明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事例是否可以删去一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文章第⑥段画线句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障碍是客观存在的,能不能逾越障碍,首先要看自己是不是去努力逾越。 |
B.我们心里认为有障碍,障碍就存在;只要我们心里认为没有障碍,障碍自然就没有了。 |
C.有些障碍其实并不存在,但是我们因为害怕而放弃了,成功的希望就没有了。 |
D.人们常常会被一些假象所迷惑,受自身心理因素的干扰而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
请你说说文章以⑧⑨两段作结尾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诗句中,最适合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选项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涛沙》 |
幽谷探涧
①第一场雪降临,冰花挂满屋檐枝稍的时候,我顶着寒风,溯河埠头的坝口上行,去探望神交了8年的一个知己。
②8年前,我遭遇了一场毁灭性的车祸,血肉横飞中捡得了半条命,人生陡然拐了一个弯,此生注定要与磨难相随。性格就在这时候变化了,总是寻找幽静的去处,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自己说服着自己,心绪才宁静下来。
③那是一个初春,乍暖还寒。我在郊外荒地转悠,不觉就走上了这条小路。山也幽幽,心也幽幽,随它带领好了。直走下去,就撞见了这道从云雾里垂下来的涧。
④不及认清置身何地,只是一个转身间,阳光刹地明媚起来,冷硬的风也止步在山的垭口。暖暖的涧畔沙滩,连坚硬的石头也温暖亲切起来。亲水而生的草,一派碧绿正沉在水底妖娆轻舞。寸许长的鱼穿行其间,不时反转,用雪白的肚皮折射阳光,一转就是一束银色的光亮,一晃一摇,波光就粼粼地生动起来。再看与水草共舞的鱼儿,便不能说它因一生无语所以寂寞了。
⑤坐拥此景,渐由悲中生出欢喜来,开始有些可笑自己心浮气躁,相形之下,受不了得失臧否的打磨,遇点事儿,就非得大声嚷嚷,点滴委屈也放不下肚,确实不比小鱼儿们高明。
⑥从那个春天开始,我逐渐淡泊。
⑦那年夏天,连天的大雨之后,大地被污浊的洪水浸泡得面目狰狞,我的心里也翻涌阵阵恶浪,想那从山的怀抱涌出来的涧水该是何等模样,潜意识里是渴望洗濯我燠燥的身躯。
⑧那次目睹的是涧的暴烈。奔腾的洪水,挟带着小水桶般粗大的树,如一条遍体鳞伤突兀震怒的乌龙,呼啸着一泄千里。可怜的树像一根草棍似的轻飘,无助地一会冲向东一会撞向西。我沐浴在轰鸣中,无形的垢壳纷纷从身心脱离,瞬间被飞溅的雨雾吸走,前所未有的舒爽。
⑨涧道所通行之处,满目的变化令我惊诧不已。岸边不见任何泥沙和植物,只剩下硕大的石头,不远处还多出一个巨大的枯根,无疑是远道而来的新客。
⑩横在还微有浊色的水面上,一半没在水里,一半昂头朝天。走近身去打量许久才猛然知晓这乃是天降的神物:一兜硕大的枯树根,活脱两条曲身休憩的牛,一大一小,那小“牛”还娇憨地在大“牛”的怀中偎着,就是夏天常见的样儿:劳作后的牛儿们,偷得午饭后那半会儿闲,带着儿女在池中休憩,好一幅“母子偎香”的夏日胜景。不同寻常的是,蜕去腐朽,留下的只有乌铁一样的虬根。所以宁可称它们为母子,因为我相信,草木着意皆有情,舐犊之情更是万劫不灭的。这是涧有意送与我的礼物吧。
11从此,每到周末,我就会来这里小憩,涧也就成了我魂灵的修复地带。
12置身在那醉人的秋色中,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的物质,经历了大震荡也完成了新一轮的排序,无一例外,全是松展开来的新一轮精彩,八分自得二分飘逸。片片秋叶,落地就是无言的诗签,插满山水间的沟沟壑壑。秋花灿烂果实累累,味已甘,香已醇。
13平静的,舒缓的涧水,在石头铺就的水道间叮咚回旋,一首首曼妙的圆舞曲连结着远古与未来,天地豁然开朗起来。自然如此坦然,生命有何不可超脱?
14再放眼望去,满目都是应接不暇的新气象,那水,那石,那风全有了新的风采。始对“青山不老,流水常在”的机窍有了些新领悟。巨变的启动力从根本上说,是对那些现状极度不堪后的猛醒。
15春夏秋绝然不同的风格牵动思想的闸阀,涧是水道的极致。因为涧从来不用大红大紫来装扮自己,也不用喧嚣来鼓吹自己,它有的只有一脉飞湍的激流,一往无前的脉动,用自己的力量来刷新自己。
16眼前,隆冬的涧道只是幽谷里的一条曲折的沟壑,冰凌把涧的峭壁装饰成了一片晶莹,飞雪给涧底铺展了厚厚的绒被,但是,我听到了叮咚的声音,那是你为春潮到来留下的火种。
17远山传来一声融冰的咔嚓…… 结合语境,理解句中加线词在文中的含义。
山也幽幽,心也幽幽,随它带领好了。
答:文中的第四段划线句“暖暖的涧畔沙滩,连坚硬的石头也温暖亲切起来。亲水而生的草,一派碧绿正沉在水底妖娆轻舞。”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请仔细阅读第15段的划线句“春夏秋绝然不同的风格牵动思想的闸阀。”结合文章,回答问题
(1)“春夏秋”的涧水有哪些“绝然不同的风格”?
答:
(2)“春夏秋绝然不同的风格”又是如何“牵动”作者“思想的闸阀”?
答:请你谈谈第16、17两小节在文中的作用。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