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同学探究灯泡发光时的亮度与那些因素有关。他们用九只不同规格的灯泡分别接入电路,使它们都正常发光,并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电流。该小组同学仔细观察灯泡发光亮暗程度,把九只灯泡分成三组,每组的亮暗程度相同,且第一组最亮,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暗。
表一(第一组) |
|
表二(第二组) |
|
表三(第三组) |
||||||
实验 序号 |
电压 (伏) |
电流 (安) |
|
实验 序号 |
电压 (伏) |
电流 (安) |
|
实验 序号 |
电压 (伏) |
电流 (安) |
1 |
6 |
2.00 |
|
4 |
6 |
1.00 |
|
7 |
3 |
1.00 |
2 |
12 |
1.00 |
|
5 |
12 |
0.50 |
|
8 |
6 |
0.50 |
3 |
24 |
0.50 |
|
6 |
24 |
0.25 |
|
9 |
12 |
0.25 |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通过灯泡的电流相等时,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灯泡越亮。
(3)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出初步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的数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归纳出初步结论:
。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归纳出初步结论:
。
小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因素 编号 |
琴弦的材料 |
琴弦的长度/cm |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
A |
钢 |
20 |
0.3 |
B |
钢 |
20 |
0.7 |
C |
尼龙丝 |
30 |
0.5 |
D |
铜 |
40 |
0.5 |
E |
尼龙丝 |
40 |
0.5 |
(1)如果小玮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 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的变量是琴弦的 和 ,想探究的问题是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 的关系.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写数字代号).
如图是时彪同学“探究海波晶体熔化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将温度计A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放置上有什么要求? ;
(2)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B搅拌,其目的是 :
(3)时彪用此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冰熔化太快,没有找到冰的熔点,请你写出一条可行的办法: ;
(4)从实验装置可看出,被加热的物质放在试管中,试管放在盛水的杯中,这种加热方法与直接用酒精灯对试管进行加热相比,其优点是: .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材料 |
衣服 |
锡箔纸 |
泡沫 |
距离 |
较长 |
长 |
短 |
响度 |
较响 |
较响 |
弱 |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某同学要用伏安法测定一只未知电阻的阻值,现有器材:电池组(6V)、电流表、电压表、待测电阻、开关各一只及导线若干.
(1)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还需要一只 ,用于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 ,读取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
(2)本实验的原理是
(3)在如图1圆圈中填上两表符号,并标出正负接线柱.
(4)根据实验电路图(图1)连接实物图(图2).
(5)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电压U/V |
电流I/A |
1 |
4.0 |
0.42 |
2 |
4.5 |
0.46 |
3 |
5.5 |
0.52 |
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实验中电压表选用了 0~15V 量程;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10.0Ω
(6)若某同学连完电路后,用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分别出现如图3所示情况,则电流表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电压表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7)若将待测电阻换成小灯泡,实验中测量电流、电压值后,通过计算得出三次小灯泡的电阻不相等,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索,现有下表所示的五种电阻线供实验时选用.
电阻线 |
材料 |
长度(米) |
横截面积(毫米2) |
电流(A) |
1 |
铜 |
1 |
0.2 |
0.2 |
2 |
铁 |
1 |
0.2 |
0.15 |
3 |
镍铬合金 |
1 |
0.06 |
0.03 |
4 |
镍铬合金 |
1 |
0.2 |
0.1 |
5 |
镍铬合金 |
0.5 |
0.06 |
0.06 |
(1)如果研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的关系应选导线 ;
(2)如果比较1和2两次实验结果,可得结论 ;
(3)本次实验采用的物理实验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