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 材料 |
衣服 |
锡箔纸 |
泡沫 |
| 距离 |
较长 |
长 |
短 |
| 响度 |
较响 |
较响 |
弱 |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李明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1)李明利用如图1的甲实验装置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当他让铜棒向右运动时,并未发现电流表指针明显偏转,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
| A.磁铁的磁性对太弱 | B.不能向右运动,应该向左运动 |
| C.电流选择量程过大 | D.磁铁的南北极装反 |
(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有关。
(3)李明又做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闭合开关,用外力使铜棒甲水平向右运动,发现铜棒乙也随之运动起来,请分析其中的原理:。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10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连线不得交叉。
(2)小宇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图10乙所示)为________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3)小宇同学继续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10丙所示的I﹣U关系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还可以得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随实际电压的增大而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小叶同学按同一电路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她在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1的阻值(约9Ω左右),电源选用两节干电池。
(1)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将图9乙中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
(2)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合上开关,可是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总为3v不变,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清除故障后,小明将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当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表读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R=Ω。你认为这个结果可靠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 物质 |
质量/g |
初始温度/℃ |
加热时间/min |
最后温度/℃ |
| 水 |
60 |
20 |
6 |
45 |
| 食用油 |
60 |
20 |
6 |
68 |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在“测定2.5V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定。
(1)某同学根据图示电路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灯泡突然不亮,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减小。经检查,导线连接完好,则可能的故障是_____。
A.灯泡处断路 B.滑片与变阻器电阻丝之间接触不良
(2)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某时刻,电压表的示数为2.0V,现要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直至电压表示数为额定电压,若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4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