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显著特征。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战乱频繁,政权分立。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民(包括少数民族)纷纷向南迁移,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江南地区也发生变化。请回答:
(1)东汉末年以来,群雄割据,纷争不断,请列举一例这一时期以少胜多的战役并说明其影响。
(2)三国鼎立,政权分立。请指出三国指哪些国家?后来,又是哪个政权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3)哪一改革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江南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真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哀悼基督》,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是生动的… …
材料二: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新海岸所要的第一样东西。
(1)材料一中的圣母形象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思潮?(2分)请你举出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2分)
(2)最先实现材料二中“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是谁?(2分)材料二反映了他美洲去的目的是什么?(2分)
(3)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欧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3分)
阅读下列图片后回到问题。
请回答:
(1)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4分)
(2)图①和图③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政治目的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3)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6分)
“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没有青年的前途。我们国家的发展,将会给每个青年创造用武之地。同时,国家的前途也离不开青年的前途,一个国家的希望就寄托在青年身上,寄托在你们身上。没有青年的牺牲和奋斗精神,没有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这个民族和国家也是没有希望的。这两点互相联系,归根到底,就是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2013年5月4日-李克强与清华学子的座谈讲话
(1)上述材料是李总理为纪念哪一历史事件发表的讲话?结合所学想一想这一运动有何意义?
(2)这一历史事件是什么时间爆发的?(1)导火线是什么?最先爆发在哪个城市?
(3)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如何“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l842年,“他”当皇帝时,清政府签订了近代第一份不平等的条约,这份条约既有割地,也有赔款。
材料二:“它”位于北京西郊,历时l50多年的修建,成为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把大火,让无数的炎黄子孙为他哭泣。
材料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它”趁火打劫,北方那么多的大好河山开始沦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谁?“条约”指哪一个?割让了哪块土地?
(2)材料二中的“它”指什么?
(3)材料三中的“它”指哪个国家?
(4)三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
20世纪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的竞争影响并改变着世界政治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结束后,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守护神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国会咨文
(1)材料二中“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分别指的是哪些国家?
(2)为“充当世界宪兵”,美国在欧洲和亚洲各采取了什么措施?请各举一例。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和“药品荒”,人们抢购成风,通货膨胀严重,群众极为不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力挽狂澜,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的上空降下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3)依据材料五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造成的直接后果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三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卡斯特罗
(4)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4)
(5)在变幻莫测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过程中,你认为我国首要的任务是什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