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纸锥编号 |
下落高度h/m |
扇形纸片半径r/cm |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θ/° |
纸锥锥角α/° |
下落时间t/s |
1 |
1.9 |
10 |
90 |
81.9 |
2.20 |
2 |
1.9 |
10 |
135 |
71.1 |
1.84 |
3 |
1.9 |
5 |
90 |
81.9 |
2.20 |
(1)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 (选填"A"或"B")。
(2)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 。
(3)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4号纸锥先到地面 B.5号纸锥先到地 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
(4)如果纸锥在到达地面前作匀速直线运动,设4号纸锥匀速下落时所受阻力为f 1,5号纸锥匀速下落时所受阻力为f 2,则f 1 f 2(选填">"、"<"或"=")。
小阳和小华两位同学各自进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
(1)小阳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实验步骤正确,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发光较暗,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a)、(b)所示,他所用的电源电压为V。接着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此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恰好在中点上,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W。
(2)小华正确连接了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观察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的示数为零。若电路中只存在一处故障,则故障是
。
小阳想通过实验测出某种油的密度ρ油。他找来一根直硬棒,用细线系在硬棒的中点O并把硬棒悬挂起来,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将石块M挂在硬棒的右端点E、密度为r的金属块N挂在硬棒的左端点C时,硬棒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如图所示。当把金属块N浸没在待测密度的油中,把石块M从E点移动到D点时,硬棒第三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用L1表示O、C两点间的距离,用L2表示O、D两点间的距离,则r油=_____________。
小阳利用天平和量筒来研究某液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下表是在实验过程中采集到的实验数据,请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出:在条件下,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式为。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体积V/cm3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质量m/g |
8 |
16 |
24 |
32 |
40 |
48 |
小阳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做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序号 |
钩码总重G (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测力计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 η(%) |
1 |
2 |
0.1 |
0.8 |
0.3 |
83.3 |
2 |
5 |
0.1 |
1.8 |
0.3 |
92.6 |
3 |
8 |
0.1 |
2.8 |
0.3 |
95.2 |
根据小阳同学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
被提升物体越大,。
某个用电器上标有“12V”字样,已知它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利用该图像可以求出该用电器的的额定功率是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