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科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
【实验步骤】
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将一端密封;
②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为A.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脱氧剂的上端标为O,如图甲所示;
③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水滴的右端标为B,如图乙所示;
④用刻度尺测量出AO段和AB段的长度,井计算出AB与AO的比值,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洗涤、干燥实验装置,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 |
AO/mm |
AB/mm |
AB/AO |
1 |
523.5 |
109.5 |
0.2092 |
2 |
525.5 |
110.0 |
0.2093 |
3 |
527.0 |
110.5 |
0.2097 |
【得出结论】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含量为 。(用百分数表示)
【思考讨论】
①实验步骤③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 。
②实验步骤②中,如果玻璃管内的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其原因是 。
用化学符号表示:
(1)3个金原子;(2)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3)硫离子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填编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制取氧气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作如下回收处理:
①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填写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②过滤时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带滤纸)、烧杯、 。
③过滤时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滤纸折叠过程图示中,正确的是(选填“甲”或“乙” )。
(3)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如需随时控制产生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填编号)
②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有关连接仪器方法描述中,错误的是:
A.将单孔胶塞的约二分之一旋进试管口
B.乳胶管与玻璃导管连接前用水润湿管口
C.乳胶管一端塞进玻璃导管内
D.玻璃导管口一端旋进乳胶管一端
③图G是某人设计的制备少量二氧化碳的示意图,其中有处错误。
④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符号表达式。
⑤“实验是检验化学原理的最高法庭”。下列有关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方法的叙述中,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填序号)。
A.因为CO2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CO2
B.因为CO2溶解性并不强,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又很不稳定,可用排水法收集CO2
C.排水法收集CO2时,需观察倒置的试管内液面下降和有气泡从试管口逸出
D.通常状况下,CO2密度大于空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E.因为CO2是无色气体,排空气法收集CO2时,需用燃着的木条“验满”
(4)如图所示,向集满CO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上、下持续振荡一定时间。
①写出实验室鉴定CO2的符号表达式;②充分振荡后,试管外压强试管内大气压强(选填“>”或“=”或“<”);
化学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通电分解水:,该反应属于反应类型(填基本反应类型)。
(2)加热碳酸氢铵: ,保存碳酸氢铵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燃烧的镁条应用夹持置于上。
(4)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物质都属于(填物质类别)。
(5)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数字和化学符号(或单独的化学符号)填空:
(1)3个氮分子,(2)5个亚铁离子,
(3)硫酸铝中铝元素为正三价_______, (4)2个硅原子_______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_______。
现有下列物质:①氩气、②二氧化硅、③硬水、④锰酸钾、⑤四氧化三铁、⑥冰水共存物、⑦干冰、⑧空气、⑨锌,请用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2)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3)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的是,(4)含氧分子的是,
(5)含有+6价元素的纯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