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世治而民和,志平而气正,则天地之化精,而万物之美起;世乱而民乖,志癖而气逆,则天地之化伤,气生灾害起”。如果以下历史人物看到这句话,所持“态度”合乎逻辑的是 ( )
A.汉武帝:严禁传播 | B.陆九渊:不谋而合 |
C.李贽:荒诞不经 | D.黄宗羲:奉若神明 |
金观涛、刘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中指出:“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不仅意味着整个儒家道德哲学和伦理规范统统可以从形而上的天理推出,天理世界的建立还实现了宇宙秩序合理性标准与社会行动合理性标准的统一。”材料主要反映出( )
A.官方理学实现了宇宙秩序、社会行动和儒家价值观的统一 |
B.整个儒家道德伦理是形而上的天理的源头 |
C.天理不具有超越道德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最终标准的意义 |
D.理学在重建儒家信仰的同时放弃了对道德价值源头的思考 |
有学者指出:“根据列宁‘评判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的标准衡量,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比其前辈的哲学思想,在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的问题上,不仅没有提供什么新的东西,而且还使人的认识更远地背离了客观真理。”这种观点( )
A.认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严重脱离当时国情 |
B.在董仲舒的“天人”关系理论中能够体现 |
C.认为董仲舒的思想缺乏民本色彩 |
D.认为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不利于稳定儒学的社会地位 |
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十分欣赏挂在某古代思想家纪念馆大殿内的一副楹联,全联是:“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这位思想家曾指出( )
A.“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C.“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
D.“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